籽籽相拥 同心筑梦 | 三代人倾力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24-12-31 10:32:06 通讯员:韦颖显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晚报

乌拉特中旗温更镇固日班赛很嘎查距海流图镇40多公里,距温根煤矿十余公里。这里山势险峻,人口密度小,原始自然生态的灌木和乔木较多,不时有野生动物出没。嘎查至今流传一个家庭三代人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感人故事。其中,今年60多岁的牧民额尔登其其格和儿子乌力吉巴图共同保护周边环境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前不久,笔者专程拜访了这家人。

额尔登其其格(右)的羊盘

圆圈内灰色羊为野生雄性石羊


第一代


额尔登其其格说,他们的家庭重视保护环境的家风,延续到今天已经是第三代了。现在她和儿子乌力吉巴图一起生活,儿子未成家,他们延续了上代人的环保观念,保护着草场周围的生态环境。额尔登其其格的公公叫金巴道尔吉,生于193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基层干部,在这里居住。金巴道尔吉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就是大队干部,后任嘎查领导,干了30多年,直到1989年才因年龄原因退下来。

这里的山上有一股活泉,水流不大,但冬天也不结冰,吸引了很多野生动物光顾。金巴道尔吉当大队干部的时候,实行牧业集体化,有人拿着猎枪来这一带打石羊、狍子、兔子等。金巴道尔吉和社员认为,这个地方自然环境本来就不好,如果任凭这些人打猎而不管,野生动物迟早会被打光。为此,他动员牧民,但凡发现打猎的,如果靠个人或者家庭的力量阻止不了,就通知大队,由大队组织力量进行驱离。他将这个想法汇报给公社,公社除了支持他以外,为了减少他们的管理难度,还主动与煤矿沟通(当时煤矿是全旗最大的企业,人员流动性大,还有一个全旗交易量最大的煤场),让煤矿管好自己的人,不要随意到牧区打猎。经过大量细致的工作,很少有人结伴到牧区打猎了。但有人偷偷地在水源附近和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支放铁夹。老支书金巴道尔吉经常带领家人不定期巡视,发现有支放夹子的,一律收回交到大队。

老支书在任期间,一直坚持守护着住地附近的自然生态,他以自己的行动,给家人和周围人树立了榜样。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各种保护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支持,有很多的人志愿加入保护生态的行列,还有人自愿成为当地“生态环境卫士”。

1995年,金巴道尔吉去世,他的妻子和儿子继续守护着这片家园。


第二代


老支书只有一个儿子,叫布和,布和从小就从邻居和玩伴口中得知他是抱养的,但他一直没有勇气向阿爸和阿妈求证,因为二位老人对他太好了,在外面也从来不提他的身世。成年后,他一直是家庭和生产队的主要劳力。到了成家的年龄,他与川井公社的额尔登其其格在父母经营了多年的羊盘上组建了新家。成家时,额尔登其其格知道布和是父母抱养的上海孤儿,养父母都是共产党员,养父是基层干部,他除了踏实肯干外,还继承了父亲的家风,自觉维护周围的生态,保护好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有时还同父亲一道驱赶偷猎或者偷伐树木的人。

父母去世后,布和与妻子额尔登其其格继承了父母维护周围生态的任务,经常对周围的情况进行巡视,发现有异常就进行观察和劝阻。2015年,布和因病去世,家庭的重担和维护环境的重任就落到了额尔登其其格和儿子乌力吉巴图的身上。近些年,由于国家对枪支的严格管控和环保督察力度的逐年加大,来此盗猎和偷伐野生树木的现象少了,但野生动物在他家的周边也多了起来,这样,有些人就动起了歪心思,找到了额尔登其其格,让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是野生动物,没有数量统计,用夹子打上几只谁也不知道,到时还可以分给她点肉。对此,额尔登其其格一点也没有心动,她说,门前的这些石羊是她看着长大的,只要她和儿子在这里一天,谁也别想打它们的主意。额尔登其其格说,目前在山上活泉周边活动的石羊有20多只,还有獾子、野兔、狐狸以及各种叫不上名字的飞禽等野生动物。由于人类对他们无敌意,这些石羊也越来越大胆,就在今年,她的羊群中还不时有石羊混进来,一同到水槽上喝水,不过它们十分警觉,发现人来就走了,而且一到晚上就离开羊群,不知到什么地方休息去了。这几年,额尔登其其格羊盘上有一群石羊的消息在周围的牧民中传开了,有人出于好奇就来看这些石羊,她便领着他们用望远镜远远地观看。她对参观者说,石羊胆小,发现有生人靠近就跑了。

近几年,草原遭遇了连续大旱,每年在牧草青黄不接的时候,额尔登其其格都要给自家的羊进行草料补饲,但即使是这样,这群羊还是瘦弱不堪,这时她想,自家的羊就是补喂上草料还这么瘦,在野外靠自然条件生存的石羊情况恐怕会更糟。有一次,她专程到山上去看这群石羊,这群石羊瘦得像刀棱一样,她想:如何想办法让这群石羊活下来?当时,她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到,边境苏木一线为了让野生黄羊活下来,有关部门在边境一线黄羊经常出没的地方投放饲料和放置人工贮水槽,来救助野生黄羊;在乌梁素海,每年到了天鹅过境在此停留时,工作人员就在天鹅停留的地方撒玉米进行救助。这些事例对她的启发很大,虽然每年因为经济原因,她的草料贮备也不足,自家羊只能维持半饥半饱,但为了救助这些野生石羊,她决定将自家贮存的草料拿出一部分给它们吃。她还不了解这些野外生存的石羊吃不吃饲料,有一天她上山在石羊经常出没有地方撒了一些玉米,第二天她去查看,结果饲料被全吃了,这下她便放心了。此后,每当牧区大旱,她便到石羊出没的地方投放饲料,已经坚持了数年。


这一代


额尔登其其格已年过六旬,在野外跑不动了,维护当地生态的责任自然就落到了儿子乌力吉巴图的身上。由于这些年几代人坚持保护居住地区的生态,他们在镇和嘎查有了一定的名气,因此,乌力吉巴图被选为护林员。被选为镇里的护林员后,他管辖的范围更大,责任也更大了,他对管理范围内的一草一木、山川沟壑都十分了解,此外,他还经常对管辖区的自然树木进行补种和各种修复。对于母亲救助山上石羊的这种行为,他十分理解和支持,并且有了新的打算。他说,母亲上山跑不动了,他打算把救助这群石羊的任务接过来,除了灾年为石羊投放饲料外,还准备在不同的地方安放几个贮水器具,现在有大塑料桶,费用也不高,就是往上送水有点费劲,虽然辛苦,但他还年轻,这点劳动算不了什么。

良好的家风,带动了三代人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