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杭锦后旗卫健系统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医心为民”十大行动为抓手,持续开展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医疗服务改善四大攻坚行动,通过提升医疗医技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引进上级优质医疗资源等方式,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
杭后卫健系统努力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强化制度建设,制定出台《杭锦后旗公立医院正规化建设十二条意见(试行)》《杭锦后旗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十四条意见(试行)》《杭锦后旗公立医院书记、院长年度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等制度性文件,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努力形成公立医院管理考核“一盘棋”的工作机制。
强化队伍建设,年内为3所公立医院、16家乡镇卫生院选优配强了班子成员,为3所公立医院配备了专职书记,实现了公立医院书记和院长分设、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工作要求。为基层分院补充招聘医、技、护专业人员,初步形成了以执业医师为主体、全科专业为特色的旗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团队,为医共体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推进临床专科能力建设
杭后卫健系统以坚持需求导向、强化规划引领、坚持守正创新、强化考核评估为工作原则,以优化专科组织形式、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等为重点,制定了《杭锦后旗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长期规划(2023—2025)》《杭锦后旗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杭锦后旗临床重点专科考核评估制度(试行)》。
建成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旗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旗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中蒙医院脑病科和痹症科),推动全旗临床专科能力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抓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自2023年以来,杭锦后旗多措并举,多方发力,全面整合县域医疗资源,以“紧密型、同质化、控费用、促分工、保健康”为目标,组建了以旗医院为牵头医院,妇幼保健院、中蒙医院、16家乡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1个分院为枢纽,辐射107家村卫生室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成立了以卫健委主任任书记的医共体党委,实行行政、人事、财务、业务、药品耗材、信息化和绩效考核“七统一”管理,形成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合力。在医共体党委的领导下,创新实行运营管理“45678”模式(即临床服务四大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业务运行六大中心、资源共享七大中心、监督管理八大中心),成立专人专班负责相关工作,健全医共体建设的“四梁八柱”。
杭后卫健系统创新上下联动机制,3家二级公立医院分别与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广安门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北京中医院内蒙古医院等15家三级医院建立合作,通过医、教、研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2024年1—11月,邀请200余名三级医院专家下沉该旗坐诊、带教、查房,惠及群众5.5万余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下通医共体分院,以人员下沉为中心落实“四下沉”制度,建立医共体总院医师下沉乡镇卫生院坐诊的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机制,抽调7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师下沉到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开展常驻服务,设立19个名医工作室,采取“以科包院”的方式,深度参与基层分院管理与学科建设,助推各分院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力量提升。
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2024年以来,杭后卫健委以“改善医疗服务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从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就医体验等软硬件下功夫,通过开展行风建设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假如我是一名患者”系列主题活动,推行“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要挂专家号、院长来服务”“挂一次号管三天”等便民举措,着力优化患者就诊、住院、出院等服务流程,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024年1—11月,旗内就诊602647人次,相比2023年同期487798人次,提高了114849人次,同比增长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