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的巴彦淖尔
我们的巴彦淖尔 | 全国“最美救护员”,他们“美”在哪?
发布时间:2024-12-03 09:50:17 记者:杨阳/文·图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晚报

  天还未亮,一声清脆的哨音唤醒了正在熟睡的消防员。

  冷风习习,伴着寒霜。巴彦淖尔市消防救援支队乌拉特前旗消防救援大队振兴街消防救援站内,消防员正进行着每日的晨训。“一、二、三、四……”短促有力的呼号声在寂静的清晨格外嘹亮。

1733190437796054497.jpg

乌拉特前旗消防救援大队进行消防救援演练

1733190451944060598.jpg

潘雄(右一)与战友参加消防演练


他们是“最美救护员”也是守护生命的忠诚卫士


  近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印发文件,公布2024年度“最美救护员”名单,巴彦淖尔市消防救援支队乌拉特前旗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潘雄、狄志、李磊、王宝瑞、薛凯飞5人作为火场救护群体被评为2024年度全国“最美救护员”。

  提起当时的情景,他们记忆犹新。2022年9月8日下午,潘雄、狄志、李磊、王宝瑞、薛凯飞在完成常规训练返回的路上接到紧急通知,一居民楼发生火灾。他们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按照标准程序开展侦查与内攻行动。

  着火处为住宅小区二楼一房间,滚滚浓烟不断从窗户往外窜。指挥员立即下令救援组架设拉梯,对起火楼层防盗网进行切割;灭火组迅速用水枪压制火势;内攻组从楼梯进入,对起火房间入户门进行破拆。5分钟后,内攻组率先将房门打开。薛凯飞回忆:“当时屋内伸手不见五指,我们只能摸索着找人,后来在卫生间门口发现了一名被困老人。我们迅速背起老人送到安全区域,但老人已无意识、无自主呼吸。”见状,消防员潘雄立即上前对老人进行心肺复苏,“1、2、3……”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一循环、二循环、三循环……”时间在分秒间流逝,持续按压了10分钟左右,潘雄已气喘吁吁、汗如雨下。“当时情况紧急,我不敢有丝毫松懈。几个循环以后,老人的手开始轻微颤抖,那一刻,我揪着的心也跟着慢慢放松下来。”随后,老人被转移到救护车上,紧急送往附近医院治疗。回想起这次现场施救,潘雄忍不住感慨:“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用双手连接生命,用信念抵抗死神的力量,后来得知老人脱离了危险,回想起来后怕、庆幸、骄傲,种种感受一起涌上心头。学一门能救人的技能真好!这也符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1733190480018084570.jpg

李磊(左一)狄志(右一)参加日常学习培训

1733190522996016195.jpg

消防员薛凯飞整理装备

  

赴汤蹈火只为点亮希望“火焰蓝”不断升温


  据悉,潘雄在2021年参加了单位与当地红十字会联合组织的一次应急救护培训,并通过考核,持有红十字初级救护员证。2022年,他再次参加培训,考取了国际认证的红十字救护员证书。“据我了解,当时和我们一起培训的消防员共有85名。自治区红十字会的老师告诉我,他们这两年培养了数千名像我一样的消防员。今年,自治区出台了《关于促进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计划到2030年全区80%以上的消防救援人员都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

  这次被评为“最美救护员”的几位消防员平均年龄27岁,但他们都已经是消防救援战线上的“老人”了。其中,潘雄、狄志、薛凯飞工作了5年,李磊已工作了8年。“我的工作主要是迅速应对各类火灾警情,赴现场开展灭火救援行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我们也要负责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宣传消防知识,以预防火灾发生,时刻准备应对各类突发危险状况。其实,上次圆满完成救援任务,也是我们日夜训练的成果,如果平时不努力训练,到了火场就没办法处置火灾,更不可能救民于水火。这次获得荣誉,我们非常激动和开心,开心的是成功挽救了一个生命,自豪和欣慰的是我们的职业能够救助需要帮助的人。”李磊说。

  晨训结束后就忙着检查维护消防车的狄志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份荣誉属于身边的每一位同行者。“获得‘最美救护员’称号,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种肯定,更是一份鞭策。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作为一名消防员,我将带着这份荣誉与责任继续奔走在生命救护的第一线,让更多在危急时刻需要救助的人得到帮助。我们愿在生命救援的岗位上,为每一个珍贵的生命保驾护航。”他说。潘雄也坚定地说:“收获这份荣誉后,我将以其为新的起点,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不仅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还要将急救知识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