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亮丽边防线 | “既大又小”的边境派出所 忠诚为民服务 合力守护安宁
发布时间:2024-12-02 09:47:28 记者:周悦 文/图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同志们,检查好装备准备出发了……”11月13日,巴彦淖尔边境管理支队巴音戈壁边境派出所民警柳习军和陶铸整理好穿戴装备,准备开始一天的巡边踏查、走访入户工作。

  我市共有11个边境派出所,它们既大又小,大是因为管辖面积大,小是因为每个边境派出所只有十几名民警。11个边境派出所民警长年累月坚守在边境线上,与辖区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构筑得坚不可摧。

1733104023534000735.jpg

巡边踏查


警民携手共筑安全防线


  “我们每月都要定期对边境地区重要路段、重要山口、空旷地带等重点区域开展巡逻踏查,排除管段内各类隐患,确保边境一线安全稳定。”柳习军说。

  一路车轮飞转,沙尘弥漫。历经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后,记者跟随民警来到乌拉特后旗获各琦苏木前达门嘎查护边员宾巴家。

  多年来,巴音戈壁边境派出所持续深化边境管控机制建设,以“桥梁纽带”角色助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落实落地。

  “民警们会定时组织演练和培训,教授我们应急技能和有关法规。我们也全力协助他们工作,巡边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就及时上报。”宾巴说。

  有组织保障,有各类知识、战斗技能傍身,护边员们巡边踏查更有底气、信心。从2022年成为护边员以来,宾巴每天都拿着望远镜、骑上摩托车到边境线巡查,守护着边境线的安全。“边境无小事,事事关乎大局,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建共守。”宾巴说,“作为一名护边员,守护好边境线,让群众平平安安生活,我感到很光荣、很骄傲。”

  “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工作模式在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的同时,有效延伸了基层民警工作触角,提升了派出所管理边境辖区效能,是实现边境稳定的重要管控措施。”巴音戈壁边境派出所教导员王殿成告诉记者。

  

优化服务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我们平时需要车辆救援就直接给民警打电话,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获各琦苏木巴拉乌拉嘎查牧民阿拉腾苏和对记者说。

  巡边踏查途中,王殿成告诉记者,对于派出所来说,服务辖区群众不仅在于日常生活中对矛盾纠纷的高效排查与化解,还体现在危难时刻的及时救助。

  今年9月30日19时,北京游客胡女士一行3人从北京自驾到乌拉特后旗玛瑙湖游玩时,被戈壁荒漠的神秘所吸引,便驾驶着越野车继续探索。然而边境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让他们始料未及,再加上强降雨天气影响,车辆很快陷入一处涉水沙地,于是胡女士拨通了报警电话。

  “在当时的天气和道路条件下,救援难度很大。救援途中,我们随行的车辆还因道路泥泞被困,但我们更担心群众的安危。”王殿成回忆道。

  经过约4个小时、140余公里的搜寻,当日23时,在玛瑙湖以西30公里处,民警们成功解救了胡女士和同伴。“当时他们的车辆燃油即将耗尽,我们及时帮助补充了燃油,并引导至安全路线,让他们重新踏上路途。”王殿成说。

  一直以来,巴音戈壁边境派出所以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为目标,始终坚守在服务群众一线,积极落实为民服务各项措施,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不断提高辖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确保辖区和谐稳定。

  “群众的心安,又何尝不是平安的最佳展现。”谈及多年的工作体会,王殿成不禁感叹道。

  

用心用情守护民族团结之花


  “民警们帮助了我很多,感谢的话说不完!”完成联合巡边踏查任务后,宾巴笑着说道,“我们手机号也都互相保存着,感情好着哩!”

  “每次走访入户一圈需要十多天。”陶铸边走边告诉记者,“沿线牧户们特别热情,中途没办法回去时就邀请我们到家中住,大伙儿相处得像亲兄弟一样。”

  去年12月,宾巴家意外失火,束手无策的他给巴音戈壁边境派出所打去电话求救。收到求救电话后,民警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我家离派出所路途远,晚上视线又不好,但打通电话后,民警们一个小时就赶来了。”宾巴说。

  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大火最终被扑灭。“多亏了他们的及时救援,再晚一些家就被火烧没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宾巴言语间充满感激,“灭火后,他们又连夜开车送我去医院看伤。”

  帮助宾巴家灭火,只是巴音戈壁边境派出所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工作,凝聚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一个缩影。

  “我们的工作不能只浮于日常接处警,更要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夕阳西下,望着日新月异的获各琦苏木,王殿成由衷地说。

  11个边境派出所,6个边境苏木镇,49个嘎查村……在巴彦淖尔369公里边境线上,每名边境派出所民警都是移动的“界碑”,是守护平安的“主心骨”、深扎基层的“百事通”、为民解忧的“知心人”,他们用不同“角色”解答着守护平安的“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