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拉特前旗审计局不断采取措施,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提升审计质量,严把审计质量这条“生命线”。
严把审计实施方案制定关。要求审计组成员通过与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和环节干部座谈,走访纪检、巡察、信访等部门,网络搜索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和主要工作事项信息等方法,深入调查了解,确定审计重点,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审计方案。切实开好审计实施方案讨论会,审计组成员明确审计目标,明了自身职责。
严把审计现场实施关。要求现场审计人员严格落实审计质量控制制度,责任到每一个现场审计人员,强化审计组长(主审)职责,要求审计组长(主审)在现场完成审核工作、完成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撰写。要求分管领导带队参与现场审计,审计组长对审计中发现的应重点关注事项或线索,要及时召开会议交流讨论。在现场审计结束前,审计组召开会议对审计目标的实现、审计实施方案的执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予以讨论;召开审计报告讨论会对审计查出问题定性准确性、适用法律法规恰当性、处理处罚适当性进行充分讨论。
严把审计报告出具关。要求审计报告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事实要清楚,定性要准确,审计处理处罚要明确恰当,审计建议要有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要充分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与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交换意见,了解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从实际出发,不局限于条条框框,对被审计单位及人员反馈意见予以核实,对合理化意见予以采纳。审理股、审理委员会严格把关,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评价意见、发现的问题的定性、处理处罚及其依据的适当性、合法性等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吸纳各方意见。
严把审计整改落实关。针对审计整改内容,列出问题清单,聚焦整改时效,建立整改台账,确保整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通过与纪检监察、巡察协调联动、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推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到位。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旗委审计委员会、人大专题汇报,组织召开多部门参加的专题会议,集中向有关单位通报审计整改情况,坚持从体制机制上查找原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促进完善,达到“审计一点、整治一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