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旗飘扬
党旗飘扬丨用爱抚育孩子成长
发布时间:2024-10-25 10:56:30 记者:杨青 编辑:乔萍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近年来,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学校党建工作与特殊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为重点,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推进学校发展中的政治保障和引领作用。

  今年,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认真落实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以及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制。紧紧围绕“强政治、强作风、强作用、优职能、优队伍”的工作目标,构建党建工作与特殊教育业务工作同筹划、同部署、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切实推动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聚焦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学校针对领导班子建设、课程建设、制度建设、资源优化、师资提升等,面向全体师生及家长广泛开展调研。

  党支部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为重点学习内容,对照学习安排,依托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以领导班子带头学、党员干部自觉学、全体党员认真学,采取讲党课、集体学、自学、交流学、培训学等方式,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谈认识、谈体会,形成真学、常学、深学的浓厚氛围,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持续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民族团结法治宣传教育,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特殊教育德育工作有机融合,构建有形有感有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

  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争当爱岗敬业模范;持续推进“双培养”工程,把8名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成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把5名青年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组织19名在职党员到居住社区报到,严格落实“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制度,深化党建引领,强化服务意识。

  成立孤独症实验班。根据社会残疾儿童的发展趋势和家长的需求,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率先在全市范围内设立孤独症实验班,专门针对孤独症儿童开展康复教学,班额设置7名,配备3名专业教师跟班管理班级兼专职教学。目前,孤独症班级管理、日常教学工作运行正常,得到了市教育局及社会各界和家长们的高度关注。下一步,学校仍会将其作为重中之重,及时跟进,重点从孤独症班级课程标准体系的建设方面下功夫,并从孤独症儿童的集体教学、个别化教学方面同步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充分发挥特殊教育的骨干示范作用。

  持续开展“送教(康)上门”常态化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特色党建活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成立“筑爱圆梦”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通过制定详实的“一人一案”教育教学计划,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初次评估、二次评估、教学计划,教学记录及家长反馈意见等,先后为全市7个旗县区80多名重度残疾孩子提供志愿送教(康)上门服务。2023年,学校送教上门课题“常态化开展我为特殊儿童送教(康)上门活动”研究获得自治区课题组“我为群众办实事”一等奖,获得巴彦淖尔市“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送教工作受到了送教学生家长及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形成了全市帮扶助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融合教育再突破。学校在全市创新开展融合教育合作交流,牵头组织联合临河地区有资源教室和随班就读的5所中小学校共同启动了普特融合教育“结对帮扶”常态化活动,先后在教育科研、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生研学等方面进行深度研讨、资源共享,对推动建立全市高质量特殊教育发展体系具有积极意义。融合幼儿园按照每8名健全幼儿安置1名特殊幼儿的融合模式,利用合适的康复训练辅助器具,对幼儿进行学前康复教育干预。2023年,该校1名党员教师荣获教育部首届全国特殊教育“融合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殊荣;5名教师获得全市首届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和融合教育案例一、二等奖。与市职业学校开展烹饪专业帮扶职特融合教育,每周利用三节课时间跟课学习、跟岗实践,让特殊学生在融中学、学中融,为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将聚焦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工作,积极开展“亮职责任务、晒工作成效、比贡献担当”的“亮晒比”活动,强化校园意识形态工作,推动特殊教育服务管理和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努力办好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