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拉特后旗审计部门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政策落实、资金和项目管理进行全流程、全链条审计,进一步促进了高标准农田规范管理。
夯实“稳”的基础、在精准施策上着力。通过查阅项目规划概算、设计文件、项目立项批复文件等资料,审查是否未经立项和设计批复即组织施工、是否按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查阅工程项目招投标、合同文件等资料,检查是否存在先施工后招标、先施工后签订合同等虚假招投标,以及围标串标、违法分包转包等行为。通过查阅工程施工资料、项目矢量数据、新增耕地质量评定、项目变更审批、项目验收及审计报告等资料,检查工程质量是否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技术标准,是否存在未严格执行合同条款,项目变更未经审批、工期延误等问题。
把握“高”的要求、在精准勘察上发力。通过查看项目文本、图件、预算、工程量等数据是否一致;比对本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条文以及其他与建设项目有关的标准中的量化要求是否合规。乌拉特后旗审计局在开展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审计中,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与现场勘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进行实地勘验。通过无人机航拍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构建全景影像,将地理信息现状图与高标准农田图斑进行比对、叠加分析;重点关注各类用地面积比例、土地改良、节水灌溉、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林建设等工程实施情况,助力农田高质量建设。
强化“实”的举措、在后续管护上聚力。以管护机制建立情况为重点,一是获取项目验收资料及项目移交管护协议,走访项目所在苏木镇政府和嘎查村委会,核实是否建立管护经费保障机制,是否将管护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主体,项目是否及时移交当地。二是实地查看工程(设施设备)运行情况,检查有无长期闲置甚至损毁等问题。三是关注高标准农田生产利用情况。结合现场实地踏勘已完工项目实际使用情况,审查是否存在高标准农田撂荒、农田水利设施损毁废弃或闲置浪费、高标准农田未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甚至“非粮化”“非农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