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丽北疆党旗红 草原儿女沐春风
发布时间:2024-10-15 16:16:59 编辑:乔萍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今年以来,乌拉特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围绕办好两件大事,实现“五高五区”目标定位,拿出“比”的劲头、“拼”的姿态、“闯”的勇气,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前达门新篇章。

  投资3.1亿元,实施“三北”六期重点生态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项目,集中连片种植梭梭30万亩、人工种草12.5万亩、围栏封育130万亩,助力全旗打造百万亩“荒漠化治理样板区”。试点推行阴山北麓“全域禁牧”。

  常态化开行4辆兴边爱民直通车,为1个边防连队和2820名边民免费提供代购、代办服务。创新推进“党政军警民企”联建联创,确保边境一线“零隐患”“零事故”。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融入发展全过程,全力服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大局。

  红驼产业向新而进,目前,全苏木饲养红驼6142峰,年产肉400多吨、产奶1100多吨、产绒50多吨,助力打响“英格苏驼奶”“乌盖蒙餐”区域公用品牌。苁蓉产业向阳而生,投资1485万元,在集中连片野生梭梭根部接种肉苁蓉、锁阳3.3万亩。与获各琦苏木组建“产业联合体”,投资400万元建成荒漠肉苁蓉精深加工园区,预计年加工肉苁蓉40吨,生产苁蓉原浆56万盒,带动牧民增收120万元,实现集体收益45万元。旅游产业“向美而行”,整合项目资金7633万元,织密牧区水、电、路、厕、网、讯6项基础设施覆盖网。打造“渡·阴山”自驾游东部线路,吸引“千车万人”游乌拉特后旗,带动周边牧民户均增收1.7万元。做活宝音图风蚀景观、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群、红峡谷文化旅游产业,年均接待游客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0万元。

  推行“宝音一线工作法”,班子成员包联服务总投资4.38亿元的27个项目,目前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3.8亿元。深化“百企联百社、百社联万家”行动,以企带嘎查、互利共赢,走出了一条双向奔“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目前,9个嘎查集体经济全部达到23万元以上,预计巴音呼热、阿布日勒图嘎查将突破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