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在产业破题、节水攻坚、治理提效上发劲用力,用苦干实干扛起“佘太担当”。
以产业破题培育“佘太品牌”。围绕“红黄绿蓝白”五彩产业,举全镇之力打造“一牌五链”。重点培育“山海之畔·多彩佘太”区域公共品牌,做大做强“佘太红”“佘太糯”“佘太翠”“佘太泉”“佘太酒”五大品牌。
按照“外补”“内压”“变浇地为浇作物”的理念,统筹推进工程、管理、技术三项节水措施。“外补”即通过工程措施把外部的水补进来。投资2793万元推进苏海河、全胜西沟、乌松秃勒河水源涵养工程;投资285万元完成5000亩井灌改库灌工程。“内压”即通过管理措施把有限的水管起来。覆盖推进井电双控措施、落实旱作雨养7.2万亩、推进“小田并大田”“统种共富”8800亩、调整种植节水作物18.5万亩。“变浇地为浇作物”即通过技术措施把地下水省下来。以“浅浇快轮”“少食多餐”的方法,将作物全生长周期与灌溉用水、用肥紧密结合,实现节水增收双提升。打造了3000亩玉米、辣椒智慧节水示范园,群众自主创新推广“宽窄行”种植2万亩、“一膜、双行、双带”1万亩、“一穴双株”2800亩,贴片式滴灌带实现全覆盖应用。
用心做好民生实事工程。积极争取380万元,实施集镇供热改造工程,解决了5万多平方米的集中供热问题;投资700万元,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和绕城带状公园;投资290万元,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推行“老支书调解组”典型经验;成立自治区人大代表诉前访前调解工作室,解决了诉后访后问题。
投资5877万元实施了红明村育苗、南昌村农机合作社、乌兰村玉米芯加工、佘太村贴片式滴灌带等一大批强村富民项目,一村一业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