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旗完成54处文物保护单位实地普查
发布时间:2024-10-10 12:35:41 通讯员:斯庆花 编辑:乔萍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乌拉特中旗多措并举,有序推进文物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54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实地普查工作。

  文物普查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乌拉特中旗成立了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拨付普查专项经费用于购置设备和田野普查,并组建了17人组成的文物普查队。此次文物普查主要包括填写文物信息表、实地本体边界坐标测点选定、文物类别细化、文物具体构成、保存状况评判、现场拍照、无人机拍照、无人机三维建模、文物绘制、本体边界定位、平面图和位置图绘制等工作。目前,全旗文物普查工作已进入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实地调查”阶段。针对文物分布点多面广,数量大,复查任务艰巨的情况,普查队员们抢时间赶进度,每天行程300多公里,早出晚归,穿梭于田野间,对全旗范围内的岩画、古墓葬、古建筑、古文化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在普查过程中,普查人员围绕文物本体、附属单位进行拍摄测量、卫星定位、图像绘制、遗址点位打点等工作,切实掌握文物的保护状况、空间地理、使用情况以及基本信息。并主动结合基层情况,加强与百姓交流,细心了解核定文物线索,做到“应录尽录 应保尽保”,为今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奠定基础。“乌拉特中旗实地普查工作5月9日正式启动。本次普查,共有127处文物保护单位,掌握发现文物线索16条,831段长城需要普查。截至目前,已完成54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实地普查工作。”乌拉特中旗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张娜说。

  下一步,乌拉特中旗文物普查队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复查与新发现两项任务协同并进,力争文物实地调查阶段取得更大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