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的巴彦淖尔
我们的巴彦淖尔 | 75年,我们的巴彦淖尔这样一步步走来③
发布时间:2024-10-10 11:03:39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晚报

  2018年 

  “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2018年9月7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天赋河套”巴彦淖尔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举行,“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象揭幕,全市首批获得品牌授权的企业和产品荣誉亮相。巴彦淖尔品牌化战略全面打响。

  首列临河—德黑兰中欧班列开通

  2018年5月10日,首列巴彦淖尔临河至伊朗德黑兰的中欧班列从临河站发出。

  2022年1月12日,中欧班列“乌拉特后旗号”在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首发。同年,甘其毛都口岸无人驾驶跨境运输创新运行,并完成首次出口果蔬工作。巴彦淖尔羊肉走进卡塔尔世界杯。


  2019年 

  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开工

  2019年4月16日,我市正式启动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

  工程主要包括7大类重点项目,分别为沙漠综合治理工程(沙)、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山)、水土保持与植被修复工程(林草)、河湖连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水)、农田面源及城镇点源污染治理工程(田)、乌梁素海湖体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湖),项目覆盖面积1.47万平方公里。

  河套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19年9月4日,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第三届世界灌溉论坛和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0届执理会全体会议,公布了2019年度(第六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WHIS)名单,河套灌区成功入选,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河套灌区引黄灌溉始于秦汉时期,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2023年,河套灌区被中国灌区协会授予“节水型示范灌区”称号,是内蒙古唯一获得该称号的灌区。


  2020年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区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0年,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区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自然资源部印发《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案例(第一批)》名单,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入选。这是全国唯一入选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项目。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和评选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实践模式,有力促进各地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和参与水平不断提升。


  2021年 

  推进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1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2021年6月,乌梁素海流域保护修复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发布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案例》。

  2021年12月,“中国改革2021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发布,《推进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案例入选。

  乌梁素海流域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两个屏障”建设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巴彦淖尔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引领,用系统思维谋划和推动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保护开发等工作,积极创新实践,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基因库建成种子“芯片”研发取得新突破

  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基因库和现代种业产业园位于巴彦淖尔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种业科技产业园、种质资源应用馆、种质资源保存库、土壤保存库、种质资源博物馆、种子检测中心等建成。

  2021年5月17日,“科创中国”巴彦淖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论坛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举办。2020年“科创中国”试点工作启动,巴彦淖尔是“科创中国”唯一一个以农业产业发展为主的试点城市。

  2020年,巴彦淖尔自育小麦新品种“巴麦13号”通过国家审定。四年示范种植表明:“巴麦13号”抗性较强、产量稳定,较本地主栽品种“永良4号”增产5%~10%。

  巴彦淖尔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2021年1月,全国爱卫办发布文件《关于命名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的决定》,巴彦淖尔市正式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

  2021年3月,杭锦后旗、磴口县、五原县、乌拉特前旗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巴彦淖尔实现了“国家卫生县城”全覆盖,是全区仅有的三个盟市之一。

  大中矿业上市

  2021年5月10日,内蒙古大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实现巴彦淖尔A股上市企业零的突破,成为自治区近九年A股第一家新上市公司。目前,我市企业上市挂牌梯队已初步搭建,形成了“培育一批、改制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格局。


  2022年 

  二黄河入选“最美家乡河”

  2022年2月7日,第二届“最美家乡河”评选活动经水利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予以公示,内蒙古河套灌区总干渠(俗称二黄河)名列其中。河套灌区有序开展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全面推动“数字二黄河”建设,提升二黄河在保障和服务全市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水资源支撑能力,为总结先进河流治理技术和促进节水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巴彦淖尔方案和巴彦淖尔智慧。

  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获得国务院批复

  2022年4月28日,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自治区唯一获批的国家农高区。巴彦淖尔出台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年—2024年)》,提出以河套灌区生态农牧业为主题,以硬质小麦和肉羊为主导产业,努力建设全国生态农牧业科技创新发展引领区、“一带一路”农牧业科技合作先行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区,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包银高铁包头至临河5个标段全部开工

  2022年春节刚过,包银高铁包头至临河5个标段全部开工。包银高铁巴彦淖尔境内总长约255.9公里,设计线路自乌拉特前旗先锋镇三顶村进入我市,沿既有包兰线走向,途经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磴口县5个旗县区,设站5座。


  2023年 

  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2023年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这在巴彦淖尔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掀开了巴彦淖尔发展历史性的新篇章。

  巴彦淖尔上下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聚焦聚力高质量完成“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扎实推进“五高五区”建设,以担当作为克难前行,以狠抓落实浇灌收获,在黄河“几字弯”头写下动人的故事。

  河套灌区首批列入整灌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名单

  2023年5月12日,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首批列入整灌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名单,利用5年时间将灌区内剩余的739.3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巴彦淖尔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号工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实施,科学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年—2030年十年发展规划、484万亩盐碱化耕地“改盐增草兴牧”示范工程规划,制定出台项目管理、竣工验收等一整套制度机制,有力推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一届巴彦淖尔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举行

  2023年9月12日至16日,第一届巴彦淖尔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在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会展中心举行,共集聚了9个国家农高区、12个科研院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和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特色农畜产品,参展企业近300家,现场各类商品交易额约0.4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农博会共达成农业合作项目23个,意向性签约金额112.58亿元。其间,巴彦淖尔获授牌“中国羊都”“中国沙漠有机奶基地”,中国农业大学巴彦淖尔研究院正式揭牌等。

  《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保护条例》实施

  《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保护条例》自2023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条例是自治区第一部专门针对湖泊流域生态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体现了我市乌梁素海保护治理思路由“单一治湖泊”到“系统治流域”的根本转变,也是继《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自治区级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条例》颁布实施之后的又一部引领和保障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法规。

  巴彦油田年产原油突破100万吨

  2023年12月26日,华北油田巴彦油田当年累计原油产量突破100万吨,标志着内蒙古西部地区首个年产达百万吨级油田全面建成。巴彦油田于2018年投入规模勘探开发,发现我国陆相断陷盆地最深碎屑岩油藏,是中国石油在内蒙古西部建设的最大规模整装油田。巴彦油田坚持产量效益并重,加快推进兴华1区块百万吨产能建设,成为了内蒙古西部上产速度最快的油田。


   2024年 

  “磴口模式”治沙群体被授予“北疆楷模”荣誉称号

  2024年3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呼和浩特举办“磴口模式”治沙群体先进事迹专场发布会,并授予该群体“北疆楷模”荣誉称号。

  75年来,巴彦淖尔矢志不渝、滚石上山、久久为功,闯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道路,为世界荒漠化防治贡献出“系统防护、全域治理、科技赋能、产业支撑”的磴口模式。

  巴彦淖尔站启用

  2024年7月22日,位于临河区的巴彦淖尔站正式启用,是包银高铁内蒙古段首个投入使用的新建高铁站。

  该站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7998.60平方米,候车厅面积3535.28平方米,站场规模5台13线,预计远期年旅客发送量将达到400万人次。

  海望路全线贯通

  2024年9月30日,海望路正式向社会开放通行。

  X716海望路全长206.6公里,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为10米,路面宽度为7米,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起点位于总排干西端杭锦后旗永明海子(屠申泽)处省道311,终点接于总排干东端红圪卜扬水站(乌梁素海),是巴彦淖尔一条重要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项目主体工程于7月26日全线贯通,为给沿线群众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出行条件,连日来,项目建设单位不断完善交通安全设施等附属工程。

  国际向日葵大会·2024年国际向日葵产业成果推荐会举行

  2024年8月21日—24日,第21届国际向日葵大会·2024年国际向日葵产业成果推荐会在五原县举办,旨在通过高质量举办国际向日葵产业成果推荐会议,全面展示中国向日葵产业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承接产业优势资源,完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创建以中国河套地区为中心的世界向日葵产业中心,推动和引领中国向日葵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巴彦淖尔向日葵种植面积达到46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