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大潮,赋予了巴彦淖尔自内而外、由表及里的深刻改变,让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彰显着实力的底蕴、活力的风姿、魅力的光华。
“五抓五促”构建五级联动党建工作新格局案例入选全国20个市域改革典型案例;“五大行动”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案例入选《中国改革年鉴(第三卷)》;市委政研室(改革办)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评为2023年度地方改革宣传先进单位。
从“只进一扇门”到“一次不用跑”,从“不见面审批”到“免申即享”,从“一窗通办”到“一网通办”……“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推动“蒙速办·四办”服务,“一网通办”能力全面提升。
整灌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试点获批实施,河套灌区(永济灌域)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
……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开放增活力。近年来,我市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科学的思维、前瞻的眼光、包容的姿态、扎实的作风,充分发挥改革先导和突破作用,“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步履铿锵,为巴彦淖尔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
全市政务服务网上可办事项覆盖率达99.64%,全程网办事项覆盖率达97.21%,676个事项实现数据共享,41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可查可办;实现全市幼儿园“一键入园”、义务教育阶段“一键入学”;全市8家疾控机构建立分级化管理体系,24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均成立疾病预防控制科……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难在深化。多年来,我市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始终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瞄准发展中的问题和短板,打“主动仗”、啃“硬骨头”、蹚“深水区”,实现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探索构建多元化经贸发展新格局。
——在重大民生领域改革方面,稳步推进教育领域改革,实现全市幼儿园“一键入园”、义务教育阶段“一键入学”以及“阳光分班”网上办理。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深化疾病防控体系改革,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常态化制度化推进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让改革发展红利惠及人民群众。
——在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方面,整灌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试点获批实施,建立健全以“路长制”为基础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组织体系,健全完善更加紧密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开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乌梁素海治理攻坚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农业节水增效攻坚战、节能降耗减排攻坚战,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健全意识形态工作体系,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创建工作,稳妥推进市级媒体融合,实施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工程,不断激发文化领域创新创造活力。
以改革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产业追风逐日、向光而行,乌兰布和新能源基地异军突起。今年1—7月,全市“两个基地、四个集群”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8%,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5.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个百分点。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存续各类经营主体189481户,注册资本3487.2亿元。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2023年,全市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完成53.51亿元,同比增长46.9%;实现利润总额16.46亿元,同比增盈23.64亿元;交税费6.94亿元,为上年同期的9倍多。
今年1—8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94.4亿元,同比增长6.1%,全区占比达21.89%,位列全区第一。其中,出口47.5亿元,同比增长24%;进口246.9亿元,同比增长3.3%。
……
一系列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向前,以点带面,牵引带动其他改革一并推进,取得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成果,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提供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近年来,我市紧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国资国企、要素配置等重点改革攻坚,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增强创新动力。完善政府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制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我市安排科技资金11379万元,同比增长6.25%。
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让群众在家门口“好看病、看好病”。目前,全市146家医疗机构参与药品集中采购,参与率达100%;142家定点医疗机构参与医用耗材网上采购,参与率达97.26%。不断简化异地就医流程,全市跨省异地就医定点机构达130家。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42.4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68954.25万元。
让兜底保障更精准更有温度。我市组建京蒙家政、区内劳务协作联盟,构建劳务协作共享机制,促进有序外出和就地就近就业。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完善劳务协作对接机制,建立“企业+就业帮扶车间”运营模式。深入实施社会保障改革提质工程,紧盯扩面、提标、发放、严管等关键环节,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让孩子能“上好学”。2023年,全市各类教育办学水平持续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0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56%,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6.2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59%,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双减”工作成效显著,13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校外培训机构全流程监管资金核验率达100%,线上支付渠道开通率达97.32%。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新征程,我市将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难题、破新题,奋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继续走深走实,续写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