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旗“三个一”工作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发布时间:2024-09-25 10:10:02 通讯员:李琰 白雪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乌拉特后旗是内蒙古自治区20个边境旗(市)区之一,境内边境线长达200公里,“南粮北牧中矿山”的地理格局给基层治理带来不小压力。

  2023年以来,乌拉特后旗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地域特点,在基层治理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以“三个一”工作机制(建立一支队伍、用好一套方法、打造一个平台)为抓手,分类施策,多元共治,变“被动化解矛盾”为“主动解决问题”,有效解决了地域广阔、结构多元、治理困难的边疆地区社会综合治理难题,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贡献基层治理智慧。


建强一支队伍

全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入秋以来,连续的几场大雨导致道路不畅,牧民和车辆无法通行。家住乌兰敖包嘎查大山深处的牧民娜仁花老人一家外出采购生产生活物资受到影响。得知情况后,乌拉特后旗“宝音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第一时间准备牲畜饲料和生活必需品,赶在天黑前将这些物资送到娜仁花老人家里,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宝音德力格尔是咱们当地涌现出来的先锋模范,一直是我心目中的榜样,我加入‘宝音志愿服务队’就是想像他一样,成为辖区牧民最信任的人。”今年刚入警的小张一边往车上搬运饲料一边说道。

  2023年,为传承和发扬“宝音志愿精神”,带动政法系统全体干警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让更多的“宝音”参与到基层治理服务在一线,乌拉特后旗旗委政法委牵头,成立政法系统“宝音志愿服务队”,结合“党政军警民企”联创共建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强边固防、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工作,全方位推动“宝音一线工作法”,实现了工作到一线、服务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真正打通了服务边境牧区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过去,发生邻里纠纷、牧企矛盾,双方谈不拢后便会选择报警。现在,旗里的‘宝音志愿服务队’,不定时来我们牧区开展矛盾调解工作,牧民群众需要法律援助微信群里就能直接提问,政法系统工作人员总是第一时间提供公益指导,从源头上降低矛盾纠纷发生频率,接警率也大幅下降。”潮格温都尔镇乌力吉边境派出所教导员魏龙介绍道。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就地化解矛盾,乌拉特后旗以全国公安一级英模宝音德力格尔、国家天平荣誉奖章获得者巴音那木拉、自治区金牌人民调解员巴图等基层优秀党员司法工作者为主的网格专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常态化开展基层矛盾调解工作,整合100多个党员中心户、党员流动综合服务队、爱民固边直通车、驻村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抱团服务,实现有机融合,成为牧区群众的贴心人、解忧人、守护人,成功探索出了符合边疆“大区域”特点的矛盾纠纷化解途径和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宝音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共吸纳全旗529名党员、政法干警和社会志愿者参与到基层治理,调解邻里纠纷、牧企矛盾等矛盾纠纷事件580多件次,协助查处治安案件160多件,共同维护了牧区和谐稳定。


用好一套方法

推进信访矛盾有效化解


  在乌盖苏木巴音塔拉嘎查的信访代办点,信访代办员正和嘎查牧民王某逐项梳理自家土地确权和草场确权问题的关键节点和重要信息,以便更好地帮助其解决纠纷。

  王某土地确权和草场确权问题,已让其烦心许久,但因为涉及群众多、时间跨度久,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

  2023年,村里开设了信访代办点,成立了嘎查信访代办员和矛盾调解员两支队伍,困扰王某多年的问题也迎来了转机。信访代办员代替王某实地走访调查、查阅资料、集中座谈,将矛盾产生始末、关键节点逐项理清。之后,与矛盾调解员“碰头”,双方分析会商得出调解方案后,再与王某“心贴心”调解,经过耐心解答疑问,现场研究解决措施,最终成功化解。

  近年来,乌拉特后旗以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旗”和“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为目标,结合农牧民工矿企业等生产生活交融发展实际,重点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工作。以乌盖苏木为试点推行“1234+N”做法,即:以1个阵地(信访代办点),凝聚2支队伍(通过嘎查村“两委”、第一书记以及全体党员参与组建的信访代办员和矛盾调解员队伍),形成苏木、嘎查村、村民网格3级联动,依托“四化”做法(排查问题常态化、工作流程标准化、防范化解有效化、用情服务贴心化),有效解决N个问题和矛盾,实现“小事不出嘎查村、大事不出苏木镇”。进一步畅通和规范了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变“群众上访”为“替群众代办”,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自“1234+N”做法推出以来,全旗共接到群众反映事件2319件次、受理矛盾纠纷240余件,全部化解,信访“三率”百分之百,受到居民群众一致好评。


打造一个平台

架起服务居民连心桥


  蓝天社区玛瑙湖小区内,正在与小区业主和施工方对接温暖工程二次供热管网改造项目后续工作的社区网格员小芳的手机接到一条通知,片区内的居民反映在小区内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意见,对这条消息小芳及时进行了标记,准备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后向网格长上报会商解决。

  “‘市域治理智慧服务平台’有‘三个客户端’(居民随手拍客户端、网格员客户端、网格长客户端),社区居民可以第一时间通过随手拍客户端实时上传和反映小区安全隐患、邻里纠纷、供暖绿化和社区建设等意见建议或问题,平台‘点对点’下达指令至所属网格员手机端提醒办理。我们先期进行分析研判,需要协调解决的重要问题或矛盾纠纷,经网格长逐级上报社区、苏木镇,运用信访代办机制推进落实。”小芳介绍道。

  乌拉特后旗以社区治理数字化为“突破口”,着力打造信息互联、数据共享、高效运作的“市域治理智慧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信息化管理,将辖区内“人、地、事、物”通过中心大屏、手机屏和电脑屏“三屏”进行信息共享,社区居民、网格员和网格长实现实时数据互联,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隐患,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有效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将绝大多数矛盾消解于未然。

  经过整合,平台目前主要的功能有9个,包括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矛盾纠纷排查上报、办事提醒、部门联动、研判处置、跟踪督办、评价反馈、政策宣传等功能。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及时协调解决的治理目标,让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大事、小事、疑难事,都能在平台服务得到受理和解决。

  平台运行以来,小到环境卫生、帮办代办、邻里纠纷,大到道路维修、安全隐患排除等3743余件事项均得到了妥善处理和答复,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智慧服务平台”已成为城市管理和服务社区居民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