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河区双河镇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各项工作融入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在落实“一抓二促三突出”的创建理念基础上,突出主线意识,凝聚思想共识,对标农民共同富裕目标持续发力,通过“三个坚持”抓示范、出亮点,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坚持分类分步,产业高质高效。围绕“两带一中心”产业发展思路,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有机结合,集聚农牧、发改、旅游等合力,激发河套学院、内蒙古美术职业学院等辖区共建单位创建活力,紧扣三产融合发展定位,实施产业提升“五个一”工程。在马场地村奶食品加工厂、临铁村田禾园酱菜厂、跃进村种鸡育雏项目不断创收的基础上,分类分步推进十大产业项目建设。当前正在实施的团结村菜篮子集贸市场、“我在河套有麦田”农旅项目、汇文学校、河套印象体验地等6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8.5亿元,为全镇1.4万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了强大动力。
坚持以点带面,乡村宜居宜业。学深用活“千万工程”经验,突出“因地制宜、群众参与”两个关键,以马场地村为试点,总结人居环境整治经验做法并在全镇16个村推广运用,年老体弱群体由红石榴志愿服务队上门服务,无需出工,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全镇人居环境整治精细化水平,形成各族群众人人参与、人人出力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镇成立保洁员队伍63支,收取保洁费43.6万元,栽植各类苗木85050株,新配垃圾桶460个、电动垃圾清运车2辆,安装太阳能路灯258盏。
坚持循序渐进,民风向善向上。依托“传播、践行、服务”三大功能,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通过举办广场舞大赛、“道中华·庆七一”村晚、“我在河套有麦田·欢天喜地麦收季”民俗展演等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更加热爱、更加自豪、更加自信。依托“四下基层”工作机制,持续推行“1+N”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创新“和谐万家调解室”“红石榴调解室”等载体,不断拓宽各族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和信访问题解决渠道。截至目前,全镇化解矛盾纠纷156件次,让向善向上成为主旋律,构筑起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临河区双河镇将继续丰富各村创建内容,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讲清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解决好各族群众所需所盼,不断推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