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熟了
发布时间:2024-08-14 11:06:12 文:田静玮(杭后) 编辑:乔萍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每到八月初,河套大地的番茄就成熟了。行走在乡村阡陌,一片一片的番茄地里,翠绿的藤条上挂满了红彤彤的番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那几年,我家也种番茄。五一前后,我们就开始栽番茄苗了。将育好的番茄苗拉到地头,我们便摆开阵势忙碌起来。

  起初,我不会用点播器种苗,只能提着大铝壶,对着放好苗的地膜窟窿眼浇水,或拿铲子压土。浇水是最费工的一道程序,用四轮车把装满几百公斤水的大桶拉到地头,然后用小一点的水桶将水一桶一桶提到地里,再灌到大铝壶里一株一株地浇,确保每株苗都喝足水。我两只手轮换着提壶,但时间一长,手心还是被壶把勒出一道红印,一提壶就疼。此外,提壶浇水得低着头、弯着腰,难免会腰酸背痛。好在无论干什么,我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慢慢地,我干活越来越快,也学会了许多以前没干过的农活。干累了,我们就坐在地里喝水、吃水果,相互开开玩笑。逗笑中,身体的疲乏也得以缓解。忙的时候,村里的几家人相互帮忙,每家七八亩或十来亩番茄地很快就栽种完了。

  栽好的番茄苗长得很快,一星期左右,叶子就从刚栽上时的浅绿色变成青紫色,而且长出四五个小枝条,这是幼苗从育苗的温室到农田里扎根的过程。十天左右,我们就能给番茄地淌水了。淌水得掌握好深浅,否则会淹死幼苗。淌过水的番茄苗,在阳光的照射下铆足劲儿生长,几天就长高了许多。那一株株鲜嫩的苗给人一种茂盛而蓬勃的力量。

  等地皮干了,四轮车带着犁铧把行距间的土壅得松软,这样既锄了草,又有利于番茄苗更好地扎根。之后,我拿着铲子蹲在地里,铲除每株番茄苗周围的杂草。看着长势喜人的苗,内心有了一种丰收的希望,浑身升腾起一股干劲,也就感觉不到累了。锄过头遍,过些天,若发现番茄地里又有草了,还要锄二遍。

  番茄苗吸收阳光雨露,一天天长大,枝条上逐渐挂满了“绿宝石”。我总是牵挂着它们,每隔几天就要去地里看看,发现有草就立刻拔掉。就这样,在蝶飞蛙鸣的静好时光里,我等待着“绿宝石”变成“红玛瑙”。


  


  进入八月,藤条上的番茄从底部向上,一颗一颗逐渐变红,越来越多的红几乎盖住了叶子,连成红艳艳的一片。正如一首诗所云:“番茄架下春光现,花香自引蝶来恋。待到满面羞红时,与花争艳俏流年。”此时,这些与花儿争艳的番茄就该摘头茬了。

  那时,没有番茄采收机,我们每人提三四个塑料桶,摘满几桶后装袋子。太阳炙烤,天气闷热,蹲在地里摘番茄,一会儿浑身就被汗水湿透了。触摸着光滑红润的番茄,嗅闻着那股淡淡的酸甜味,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发自肺腑的喜悦。

  那年,我家种了八亩番茄。摘番茄时,我的两个女儿以及小姑子的女儿也提着小桶到地里帮我们摘。为了鼓励她们,我说:“摘一小桶给你们挣五毛钱。”这下,几个孩子更有干劲了。她们提着桶满地挑最大的,小手抓着水灵灵的番茄相互比赛,一会儿就摘一小桶。干了一个多小时,她们都累得干不动了,我奖励她们每人10元钱。她们拿着自己的劳动所得,小脸笑成了花朵,手牵着手去超市买她们喜欢的零食。

  采收番茄那些日子,我们的鞋、裤腿、衣袖被番茄叶子和破损的番茄染得红一片绿一片,根本没时间清洗,而且也洗不干净,索性就不换洗了。衣服僵成了硬片,浑身散发着一股番茄味儿,仿佛我们自己也变成了一颗大番茄。和土地打交道的庄户人不怕脏不怕累,我们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土地才能回馈给我们丰硕的果实。

  番茄地里,女人负责摘番茄,男人负责扛袋子装车。每天下午,队里的几户人家会同时装满车,然后七八辆车组成一个车队,一起去陕坝镇的番茄厂卖番茄。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构成一幅浓墨重彩的丰收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