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后旗,我心中不可割舍的地方
无论走到哪里
总让我魂牵梦绕,万般怀想
巍巍阴山横亘于北而挡寒
滔滔黄河横卧在南以润泽
得苍天之眷顾,佑神灵之造化
像一枚镶嵌在塞上的钻石
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布局
渠沟路桥电村户精心规划
春天生机无涯
夏日葵花金黄
秋季满目斑斓
冬来五谷满仓
阡陌纵横,林带如网
还有那数不尽的奶牛、肥羊
星罗棋布的现代农业园区
插上智能化管理的翅膀
万亩畦田像锦绣花园
无人机在绿原上飞翔
喷灌机水花飞旋
折射出彩虹般的霞光
庄稼根部的条条细管
像吊针一样给作物输送营养
到处机声隆隆,遍地欢乐繁忙
乡村振兴的号角在这里吹响
凝心聚力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镇陕坝焕发出时代的兴昌
高楼林立,花草芬芳
老人在广场起舞,儿童在湖上荡桨
每条街巷都洋溢着勃勃生机
每个人脸上都流淌着灿烂春光
这里曾是绥远临时省府
傅作义将军把抗战谋略酝酿
这里曾是河套的水旱码头
商贾云集,舟车熙攘
大转盘八方通畅
塞上新舍宴请过外国名将
还有闻名遐迩的中山堂
民歌晋戏,鼓乐飞扬
奋斗中学一张悠久闪亮的名片
几度荣膺全国中学百强
名师荟萃,学子健朗
育英才遍九州大地
播文明近百年时光
举办全国中学生田径盛会
展时代青年蓬勃风尚
陈缸、老窖、河套王
河套酒业,源远流长
酿五谷之精华
蒸神泉之琼浆
至纯至真,香满长城内外
淡雅浓香,斩获巴黎金奖
企业之龙头,财政之支柱
宴天下之宾客,与国人以共飨
厚重的历史酿成陕坝味道的醇香
朴实的品格造就陕坝美食的丰穰
糖麻叶香甜,肉夹馍可口
一碗酿皮让人淋漓酣畅
三盅清酒让人荡气回肠
有朋自远方来
请到颇具特色的同兴饭庄
烟火乡愁令人神往
忘不了杭锦后旗制鞋厂
内蒙轻工的旗帜和榜样
还有地毯厂的乾隆地毯
漂洋过海拓展了国际市场
致富牌三轮农用拖拉机
在全盟农机行业响当当
为播种立下汗马功劳的卫立楼
农民大爷至今念念不忘
忘不了二道桥近500年的胡杨
它见证了巨变沧桑
“人多力量大,修起黄杨闸”的童谣
还在白发老人中传唱
乌拉河、杨家河、黄济渠的流水
涌动着欢快的波浪
还有绿树环绕的座座村落
三道桥头米仓县府的灰瓦砖墙
乌兰布和的沙柳、柠条、梭梭林
锁住了黄沙的脚步
草木繁茂绿波荡漾
这里是红色基因传承赓续的地方
烈士的鲜血浸透了深厚的土壤
河套地下斗争第一位烈士李春秀
铮铮忠骨在蛮会安葬
后套特委书记郭北宸
临危不惧,视死如归
被活埋在南渠沙窝的白茨堆旁
大顺城惨案的多名烈士
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在剿匪肃特巩固新政权的斗争中
米仓县一区区委书记田桂生
一腔青春碧血献给家乡献给党
这里是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的地方
孤胆英雄刘光子
朝鲜战场威名远扬
一个人勇擒63名顽敌
毛泽东、斯大林、金日成接见嘉奖
何人有过如此荣光
全国造林模范牛二旦
生命不息,造林不止
一个穷苦出身的农民
走进全国科学大会的殿堂
“治沙专家”的称号在联合国叫响
梁玉,堪称知识分子的榜样
经历坎坷,信念坚强
粮草轮作,农牧结合
降低盐碱,改良土壤
把论文写在河套农民的心田上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西贝、广文呕心沥血搞文创
多部戏剧登上央视
多首歌曲经久传唱
芬芳浓郁的乡土气息
是河套百姓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啊,我心中的杭锦后旗
豁达、包容是你积淀的特质
坦诚、耿直是你修成的气量
勤劳、坚韧是你练就的底功
守正、爱民是你追求的信仰
每当听到你的名字
我眼里总闪着泪光
因为对你爱得深沉
每当踏上这片土地
我总觉得话满胸腔
倾诉对你的鸿恩大爱无以回报
每当望见你的身影
我的精神就格外振奋激昂
总想为你去冲锋陷阵扬帆破浪
曾居住的老院里
还回荡着我襁褓中第一声哭啼
那条乡间小路
还印着我上学的足印行行
我已故的亲人在这里安息
我人生的历程从这里起航
每一位父老乡亲都是我的兄弟姐妹
每一株花草树木我都格外呵护欣赏
每一处村舍都是我心灵的家园
每一点成就都让我欣喜若狂
根脉在躯体里延长
情感在热土上绽放
真诚祝愿杭锦后旗
事业发达兴旺,人民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