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区 千年基业(62)
发布时间:2024-08-08 10:38:55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晚报

  持续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建设质优量足的现代高效农业集聚区,让“国家优质农产品主产区”实至名归,让“塞外粮仓”持久丰盈。

  一是提高粮食产量。按照“稳粮、优经、强设施、扩饲草”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全力推进强农惠农“九大工程”,加快整灌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国家试点工程建设,推动盐碱地改良改造和综合利用,积极争取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后备耕地开发等项目,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全市永久性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集中连片、稳产高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

  二是争创全国一流农高区。实施国家农高区建设三年行动,按照“全域农高区化、产业全链条化”和“集合力量、集成创新、集约发展、集聚成势”的思路,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中心、科技小院,加快推进“五个十”重点任务,加大粮种、畜种、耐盐碱作物等研发选育力度,推广种养殖机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适用技术,推进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形成“龙头带动、一区多园、遍地开花”的发展格局。延伸“三羊”、粮油、乳肉、籽仁、果蔬、中药材等产业链条,推动更多优质农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地理标志、“蒙”字标认证,让河套农产品畅销全国、走向全球。

  三是坚决打赢农业节水增效攻坚战。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多管齐下、一体发力,大力推广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锚定定额管理、水价改革、体制更新、精准计量等核心目标展开冲刺攻坚,坚决整治大水漫灌。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科学压减秋浇面积,培育引进高产抗旱品种,大力推广种植向日葵、小杂粮、西瓜、甜瓜、饲草、中药材等低耗水作物。用好节水奖励基金,大力发展节水产业,推进农业节水指标在区域、产业间交易循环使用,为生态治理、产业发展留出更多空间,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是科学精准分水调水。深化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职能职责。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将全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全部分解到镇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