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磴口县巴彦高勒镇镇南社区活动室,欢声笑语不断传出。“老有所乐,闲有所向。以前我们这些老人整天宅在家里没处去,社区开设的活动室,让我们有了活动场地,可以打打牌、下下棋了。”居民沙日娜说。
近年来,巴彦高勒镇镇南社区依托其多元功能,把社区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室内设有图书阅读、棋牌娱乐、舞蹈等,并配有桌椅、饮水机等设施,集宣传、教育、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民族团结教育阵地,促进辖区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走进开放式活动室,在木质的书架上,书本整齐划一,舒适的座椅间点缀着绿植,环境静谧而温馨。图书种类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学、少儿等各类书籍百余册。同时,设置了专供居民休憩、交谈的环形座椅,让他们在此分享知识,增强邻里情感。居民可以随时来这里“充电”,满足各族群众不同的活动需求。
社区的棋牌室场所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聊天、打牌、下棋……在这里,老人们互相切磋、谈天说地、互话家常。社区以打造老年人宜居环境为目标,努力为老年人搭建生活、健康、文娱等服务平台,让老年人生活更舒适、更舒心。
社区的声乐舞蹈活动室,活动现场歌声嘹亮、欢笑不断,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融入歌曲中,展现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社会景象。文艺爱好者们以歌会友,汇聚一堂、交流情感,用生动丰富的艺术形式展现歌舞的魅力,让更多的居民都能尽享歌舞之美、促进文化认同。
社区将“会议课堂”变为“板凳课堂”,把“书面语”转化为“家常话”,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以群众的生产生活为“道具”布景,以身边发生的事例为“故事”讲述,面对面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向居民宣讲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把党的民族理论变得生动化、形象化,让理论宣讲接地气更聚人气。
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阵地是服务辖区各族群众的“连心桥”,是设在居民家门口的“加油站”。多功能活动室的开放,不仅让辖区各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倡导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也为居民之间搭建了一个增进感情、融洽邻里关系的桥梁。
下一步,巴彦高勒镇镇南社区将不断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阵地功能,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成果,共绘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