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五原县人民检察院四举措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为更好统筹领导和推进检察机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五原县人民检察院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网络安全、信息化建设、检察技术应用管理、大数据模块的领导和协调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和完善计算机机房管理、网络运维管理、应用系统管理、诉讼档案管理、机要保密管理和应急响应管理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网络安全工作中的潜在问题,五原县人民检察院全力提升应对网络攻击威胁能力。全面落实机关网络安全制度要求,加强网络安全顶层设计、规划。
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严格执行防护工作,防患于未然。严格执行各项网络安全制度,引入新版防火墙、入侵检测等防护设备,建立局域网防护及病毒攻击防护策略,实时监测运行状态,防范化解重大安全网络事件。坚持开展内外网宣传交叉审查排查机制,截至5月,对内外网和“两微一端”新媒体清查信息1088条,梳理出表述不准确信息2条,进行删除处理。
组织学习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提升检察人员网络安全意识。领导干部带头上讲台,围绕当前检察网络安全、检察网站管理和检察信息化安全等内容进行授课,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和薄弱环节,以典型案例教育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升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质效。充分利用大屏幕、户外电子屏和“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网络安全法相关知识。制作图文宣传1期、视频宣传1期,提升保密宣传影响力。
提高数据保护意识。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做到强化自身意识,重要文件妥善存储。加强要害系统监测,定时备份数据库,防止数据丢失。及时进行病毒查杀,防止病毒损坏、篡改文件,导致数据丢失。
五原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法院、公安局、司法局开展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同堂培训,从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出发,旨在解决司法实务中、公检法司工作衔接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各单位就电信诈骗案件相关罪名的界定、文书送达等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共识。组织检察人员深入养老机构、社区、企业等地,宣传电信诈骗、养老诈骗手段,诈骗后果和应对措施,发放法治宣传单册,接受群众咨询。深入学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就在校学生如何预防电信诈骗,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等内容进行法治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