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诚信 展形象 开新局 | 五原县:打造消费者信得过的黄柿子品牌
发布时间:2024-07-18 10:28:56 通讯员:焦波 张云霞 文/图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近年来,五原县把发展黄柿子产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打绿色有机牌、走特优发展路”的思路,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引导黄柿子生产经营主体诚信种植、诚信经营,让诚信之风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原生动力。

  近日,走进隆兴昌镇联星村黄柿子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上架的西红柿植株有序排列,碧绿的藤蔓上挂着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黄柿子,基地负责人庄恒正穿梭其间查看黄柿子的长势。

0718005_001_01_s.jpg

农技人员指导种植户加强黄柿子田间管理

  “我们基地全程实行标准化生产,栽培管理中推广应用了许多绿色技术和手段,比如我们在种植过程中不用传统化肥,而是施用农家粪、有机肥,还有生物菌肥,并配套使用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从源头上就能保证黄柿子的品质,这让我们在推广五原黄柿子时更有底气。”庄恒说,近年来合作社将周边村民的350亩低效土地流转统一经营,抱团发展,通过选择本土老品种黄柿子进行标准化种植,保证黄柿子的品质、安全和统一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产”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字当头,才能“安”字兜底。五原县晏安和桥绿色瓜果店经营门市严格遵守对市场的承诺“只做无公害产品”,每一箱售卖的黄柿子上都要张贴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拿起手机,扫一扫二维码,产地信息、生产过程、承诺不使用禁用农药等信息一目了然。借助这张诚信身份证,这里的黄柿子源源不断地供应到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我们做出承诺的前提是农业部门对黄柿子定期不定期地抽查检测,而且我们的黄柿子都坚持亲手挑选,更奉行优质优价、低质低价,绝不以次充好,保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五原县晏安和桥绿色瓜果店负责人赵红霞说。

  “‘承诺、达标’两个词,时刻提醒生产者增强自律意识,压实了生产者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五原县绿色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史建斌表示,合格证既是上市农产品的“身份证”,也是生产者的“承诺书”,一端连着生产者,一端连着消费者,生产者“撰写”责任书,消费者吃下“定心丸”。

  近年来,为打响五原县绿色农产品品牌,助力黄柿子产业做大做强,五原县始终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把好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在种植生产过程中,坚持用“标准化尺子”抓生产,通过为广大种植户发放《黄柿子标准化技术指导手册》《禁限用农药科普手册》,定期开展培训班,以及农技人员、“土专家”“田秀才”深入田间现场把脉问诊、技术指导等,进一步提高黄柿子产品质量、降低种植成本、增加种植产出,夯实黄柿子全产业链条发展基础。在机制创新方面,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倒逼机制,依托县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全年不定期对黄柿子农药残留、营养成分等进行检测,并积极运用国家、自治区质量安全追溯、监测数据信息平台开展追溯工作,实行纸质+电子开具结合的模式,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不合格农产品“零容忍”,坚决把农产品危害杜绝在源头,以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品牌推广方面,五原县采取商标授权的方式,严格准入,规范使用,统一推广,对于入选的产品品牌实施跟踪服务,对企业的经营进行指导,以品牌诚信赢得竞争力。

  目前,全县黄柿子种植面积达3000亩,亩均效益达到万元以上。黄柿子精深加工产品年产量1700余吨,产值3800余万元,五原黄柿子通过了一村一品、名特优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全县共27 家企业授权使用“五原黄柿子”地理标识,黄柿子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和信誉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