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 前旗:党建引领 法治护航 共育民族团结之花
发布时间:2024-07-11 10:01:00 通讯员:刘瑞厅 杨扬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同学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你们了解哪些少数民族呢?”近日,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樊莉为前旗第三小学五年级(5)班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特别班会。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为契机,积极探索“党建+民族团结进步+法治”创建模式,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贯穿到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中。

  前旗人民法院和前旗人民检察院党组织选取36名业务骨干、党员干部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先进个人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结合“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活动,开设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课,引导学生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重要意义,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围绕“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乌拉特前旗人民检察院与77所学校签署《院校共治合作协议》,开展“送法进校园”“院校共治”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79次,受众2万余人次,积极推动平安校园建设。聚焦青少年成长热点话题,系统讲授未成年人保护、反校园欺凌霸凌等法律常识,增强青少年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意识,引导各族青少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通过亲身参与模拟庭审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在法治的保驾护航下,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成果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我要努力争当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守护者、传承者、践行者。”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学生王馨悦说。

  前旗人民法院、前旗人民检察院依托“模拟法庭”定期开展模拟庭审活动,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共同发展,设定相关模拟庭审案例。通过角色扮演、共同演绎,让各族青少年体验案件审理过程,“零距离”感受司法的神圣威严、法律的公平公正,在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为树立民族平等的价值观和维护民族团结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运用,提升‘立体式’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效能,探索开展民族团结线上线下同步教育,不断扩大法治教育受众面、普及率,实现普法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同步推进、同频共振。”前旗人民检察院副院长李瑞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