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丨养好边防公路 助力民族团结进步
发布时间:2024-06-24 11:45:01 记者:杨志利 编辑:乔萍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戈壁草原,见证着民族团结进步的同心力量;边防公路,吟唱着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诗歌。

  近年来,市公路养护中心乌拉特后旗边防公路养护所扎根边疆,养护着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边防公路、国省干线。同时,也连结起养护所干部职工和边境牧民守望相助的情感纽带,成为连通各族群众的连心桥。


  情系牧民解难事


  近年来,市公路养护中心乌拉特后旗边防公路养护所(又称潮格边防公路机械化养护队)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上至队部下至各养护道班,都不遗余力地践行着为民服务的理念。该所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心连心”志愿服务队,每次开展活动,志愿服务队都全力以赴。至今,服务队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上百场次,与各族群众共同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千里戈壁,万顷荒原。在这样的环境下,该所时刻整装待命,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去年冬天的一个下雪天,S213线扬风搅雪,能见度低,多处出现雪阻情况,该所立即组织应急队伍赶赴现场。抢险队员一刻不敢怠慢地清雪,直至太阳落山。雪停了,天也黑了,在灯光的帮助下队员们继续拿起铁锹往路面抛撒融雪剂,并提醒过往车辆安全驾驶。突然,队员们发现一辆小车因故障失控发生侧滑,车上坐着的两位牧民冻得瑟瑟发抖。队员们急忙把受困群众安排到抢险车辆取暖,经过近2个小时的救援,将车辆拖拉到安全地段,然后将受困群众安全送回,队员们回到单位已是深夜11点。

  有一年,前达门苏木巴音哈哨嘎查因连日大风,好几户牧民的房屋圈舍积沙严重,随时有坍塌危险,严重威胁牧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志愿服务队随即出发,顶着大风和黄沙,能上机械的上机械,使用不了机械的就人工铁锹作业,经过服务队与农牧民们共同奋战十几个小时终于完成了清理。看着大家被风吹得一个个灰头土脸的,牧民们感激的一个劲儿地说着:“谢谢!”

  志愿服务队驻守帮扶巴音哈哨嘎查和乌盖苏木富海二组期间,持续对巴音哈哨嘎查6户特困家庭给予了近万元的现金帮扶,同时耗时40多天对村内坑洼路和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受到地方政府和帮扶群众的一致好评。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逐渐拉近了志愿服务队与各族群众的距离,当地的农牧民群众每次出现困难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志愿服务队,逢年过节也会往来走访,真正实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


  制作便民联系卡


  沿线道班制作了便民服务卡发放给沿线群众。公路养护点多、线长、面广,沿线群众会在第一时间将发现的公路病害告知道班人员。小小的卡片成为连接各族群众的又一纽带,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了更好地服务各族群众,让民族团结进步观念深入人心,该所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参观宝音德力格尔事迹馆,同时,以“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和各个节日为契机,深入社区开展“民族团结共创文明”和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探望慰问孤寡老人,营造了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同时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与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有机结合,积极树立示范典型,培育学习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