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发布2023年度十佳改革优秀案例名单,“创新开展招商引资‘揭榜挂帅’活动,激励干部抓招商引项目优服务”等具有特色的自主改革案例入选名单并被推广。
2023年以来,充分发挥改革先导和突破作用,我市“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步履铿锵……一个个改革品牌更加响亮,一项项务实举措落地见效,一件件为民实事温暖人心,激荡起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巴彦淖尔新篇章的澎湃动力。
我国首条跨境无人运输通道近日在甘其毛都口岸全线贯通
实干奋进
下好改革“一盘棋”
通过构建五级联动党建工作新格局,激发旗县区“拼经济”、市直部门“争一流”、苏木乡镇“促振兴”、街道“善治理”、社区“创示范”、嘎查村“惠民生”工作活力,实现抓党建促发展有机整合、一体推进……在2023年底举办的中国改革(2023)年会暨地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层研讨会上,我市“五抓五促”构建五级联动党建工作新格局案例获得与会评委一致肯定。
事业发展出题目,深化改革做文章。我市找准新形势下改革和发展的结合点,梳理改革攻坚的突破点,促进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我市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领导,坚持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市委深改委会议“第一议题”制度,研究制定市委深改委年度工作要点等文件。修订调整市委深改委有关工作规则,健全完善改革任务台账的动态调整机制,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和实践成果,在武汉大学举办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培训班……干部谋改革、抓改革、促改革的能力和本领得到有效加强。随着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措施落地见效,全市改革举措串点成线,框架结构清晰,共识更加凝聚。
一个个勇毅探索的改革先招,展现了全市上下久久为功的改革韧劲、善作善成的实干能力。我市“五抓五促”构建五级联动党建工作新格局案例入选全国20个市域改革典型案例,成为全区12个盟市中唯一入选案例;“五大行动”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案例入选《中国改革年鉴(第三卷)》;市委政研室(改革办)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评为2023年度地方改革宣传先进单位。
攻坚突破
重点领域改革“破冰”前行
“希望巴彦淖尔抓住机遇,持续汇聚科技人才,加强政策支持、畅通对接渠道、培育创新基地……”2023年4月,国内院士专家、知名学者汇聚我市,在“科创中国”现代农牧业发展产业创新论坛上为巴彦淖尔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谋定而后动,谋在深处、干在实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实现关键突破。一年来,我市以破竹之势向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亮点纷呈。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推动“蒙速办·四办”服务,“一网通办”能力全面提升,“综合一窗”受理率达84.5%。“跨省通办”“免证办”政务服务事项分别达275项、658项,“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化服务事项达323项,建成基层便民服务中心866个。扎实推进“两优”专项行动,精简材料要件共398件、简化办事环节数共295个。
——“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完善政府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制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安排科技资金11379万元。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办理35件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全市首个知识产权小镇在杭锦后旗陕坝镇揭牌。
——农村牧区综合改革逐步推进。整灌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试点获批实施,2023年内建成93万亩。河套灌区(永济灌域)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
——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呼包银榆经济区”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主动对接和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
2023年,甘其毛都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3785.67万吨,占全区过货量的三分之一,全年、单月、单日过货量均创通关以来历史新高。近日,甘其毛都口岸的自动导向车(AGV)智能通关及集装箱监管场所通过呼和浩特海关验收,标志着我国首条跨境无人运输通道全线贯通。今年1—5月,甘其毛都口岸共进境AGV无人驾驶车辆2.24万辆次,运输进口货物147.35万吨,约占同期该口岸通关过货总量的9%。
……
我市在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社会体制、民主法治等领域探索推进一系列改革举措,形成一批推动发展的重大成果。宏伟的改革蓝图正一步步转化为提升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
以人为本
凝聚最大改革“公约数”
近日,个体经营者薛先生到市政务服务局“蒙速办·一次办”专区窗口办理开店事项,仅用15分钟就办好了蒙古文翻译审核和门头牌匾设置审批手续。
家住临河区河畔丽景小区的刘先生来到金川街道办事处医疗保障窗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只用5分钟就办完了医保业务……
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人民始终是最核心的关键词。我市坚持将社会民生领域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攻坚人民所盼的改革,打出一套惠民生、暖人心的改革组合拳,派发出全民共享的改革“红包”。
2023年,我市推广使用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分级建立55支指导团队,筛选推荐16所学校申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示范区(校)。简化优化报名入学手续,实现全市幼儿园“一键入园”、义务教育阶段“一键入学”以及“阳光分班”网上办理。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和“双高双优”计划,3所学校的3个专业被确定为自治区职业院校首批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疾病防控体系改革,全市8家疾控机构建立分级化管理体系,24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均成立疾病预防控制科。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总额付费,建立健全基金预付制度。持续推进临河区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婚姻登记实现“跨省通办”。建成39个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改造完成12个互助养老幸福院。健全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主动发现机制,全面提升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救助关爱服务质量……
托幼、上学、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被化解。随着改革重锤声声落地,群众获得更加实惠的公共服务,感受到越来越多“稳稳的幸福”。
新时代新征程,我市将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难题、破新题,奋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继续走深走实,在新一轮改革中展现更大作为、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