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巴彦淖尔这一年 | 巴彦淖尔:迈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发布时间:2024-06-20 09:16:48 记者:刘蓓尧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今年1—5月,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86.6亿元,同比增长5%,在全区占比为22.5%;甘其毛都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1682.49万吨,同比增长29.73%;农产品出口额达31.31亿元,同比增长14.9%,在全区占比为65.9%,稳居全区第一……

  一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新方式和更深层次不断拓展。

  

依托口岸、中欧班列加速融入新发展格局


  甘其毛都口岸北面与蒙古国南戈壁省毗邻,是我国一类陆路口岸、重要能源进口通道,也是内蒙古通关量和贸易额最大的公路口岸,对蒙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煤炭、铜精粉等,出口重型矿用自卸车、基建材料、果蔬、电力等。

  今年6月8日,首批135.85吨锰矿经甘其毛都口岸货运通道入境。进口商鑫锟进出口贸易(内蒙古)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平介绍,该公司将依托甘其毛都口岸的区位优势,常态化、多批次进口锰矿,预计月均进口量超1万吨。

  6月13日,甘其毛都口岸验放入出境车辆3353辆次,创下开放35年来单日通关车次最高记录。

  口岸功能和通关效能是高质量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的“筋骨”。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及海关、边检等部门合力提升智能化应用和联动监管质效,助力货物进出口“快通秒放”。推进跨境无人运输项目落地,完善口岸功能定位,着力放大外贸体量。据海关统计,今年1—5月,甘其毛都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1651.6万吨,同比增长25.3%。锰矿进口新通道的开辟,将进一步深化中蒙双边在大宗资源性商品领域的贸易往来。

  今年6月14日,第23列“乌拉特号”中欧班列装载着总价值1500万元的电器从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金浩特物流园驶出,将于13天后抵达俄罗斯莫斯科。

  乌拉特后旗已成为自治区内中欧班列主要开行地之一,为打造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作出了积极贡献。据了解,“乌拉特号”中欧班列加速了本地区优势资源与国外优势资源的转换,加强了本地区葵花籽、脱水菜等农产品的集散出口力度,组织了锌精矿、铜精矿等货物进港。商贸物流的畅通与资源要素的集聚,为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乌拉特后旗将加快建设完善相关配套支撑设施,使进口资源能够通过中欧班列在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快捷便利地通关、加工、储运,实现进口资源——乌拉特后旗——国内市场的物流贯通,在充分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联通世界,我市已形成腹地有保税物流中心、沿边有口岸、对外有中欧班列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搭建经贸合作新平台新网络


  深耕国际市场,扩容外贸合作“朋友圈”。我市立足外向型产业优势,把海外仓建设作为创新国际营销网络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鼓励引导5家企业在土耳其、印尼、俄罗斯和柬埔寨布局设立总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的展示展销中心和分拨仓库。2023年以来,我市新增进出口订单350单,累计完成交易额1.5亿元,初步形成辐射中东和东盟的营销网络。5个海外仓被自治区商务厅认定为公共海外仓培育对象。

  我市商务部门依托“蒙商丝路行”海外系列经贸活动,先后组织120多家企业赴阿联酋、沙特、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参加稳订单和拓市场推介会,累计完成意向签约金额2.1亿元。2023年,把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举办的国际食品展览会作为开拓中亚市场的重要贸易平台,我市15家企业在展会期间累计接待客户310人次,达成意向成交额超1亿元,有效带动全年对乌兹别克斯坦出口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1倍。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外贸外资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深入企业问计问需,加大服务力度,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裕丰番茄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番茄酱生产销售和出口的企业。“2023年以来,我们共申请办理出口退税1900余万元,从申请办理到退税到账,流程不断优化,到账时间大幅缩短。”该公司财务负责人韩冬梅说,“出口退税办理速度的加快直接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让我们有信心进一步开拓对外贸易业务。”

  据了解,202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00亿元,达437.1亿元,同比增长22.2%,在全区占比为22.24%,稳居全区第一。农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60亿元,达65.48亿元,同比增长31.35%,在全区占比为69.74%,实现连续15年位居全区之首……

  

开启技贸措施新篇章


  2023年11月,在海关总署主办的非关税贸易措施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市政府同海关总署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呼和浩特海关签署《籽仁类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共建协议》。内蒙古巴彦淖尔籽仁类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就此正式设立,成为全国范围内唯一针对籽仁类产品领域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的基地。

  目前,我市商务部门已将全市90多家籽仁加工出口企业列入首批响应名单,收集研究籽仁产品信息及主要贸易伙伴技术性贸易标准300多条。相关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能力明显增强,逐步形成质量意识提升、品控能力提升、出口价格提升、外贸订单提升、国外召回降低的良好发展态势。

  今年,我市将围绕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实施新一轮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培育建设工程,持续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深挖用足B型保税物流中心功能,积极引进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建设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支持企业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利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企业“走出去”参加境外知名展会,并鼓励企业加大境外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