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乌拉特前旗苏独仑镇瓦窑滩村的村道上,道路两旁的农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农民,白花花的一片小拱棚西瓜地显得非常扎眼。
“西瓜经纪人”高学平正在瓜农师根锁的地里查看西瓜苗情,明晃晃的棚膜下,西瓜苗大的已经顶住了棚膜。高学平在地里转了一圈后,回头和师根锁交谈起来。
“这瓜长好了,把肥水跟上,再就是把棚里的草控制住。”师根锁也是十来年的老瓜农了,今年种了30多亩西瓜,20来亩小拱棚,10来亩大田,他是高学平的服务对象之一。
高学平在村里成立了一家合作社,为瓜农和瓜商提供西瓜的选种、育苗、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指导,还有后期的销售对接等,可以说是西瓜产销一条龙服务,是当地农民公认的行家里手。“高学平是个种瓜好手,瓜出现毛病也能给我们指导指导,他经常在外头跑逛,瓜熟了给我们联系收购的车帮我们卖瓜,跟上他种瓜我们挺放心。”师根锁介绍起了高学平这个人。
高学平也种了十几年西瓜,平时爱学习钻研,种瓜技术过硬,在十里八乡非常出名,用时髦的话讲是一位新型职业农民。而且他一直以来都在干着西瓜代办的营生,接触的西瓜货主和瓜农很多,渐渐地,他自愿当起了货主和瓜农联络的纽带,为他们架起了便捷的桥梁,所以算是一个半农半商的农业从事者。
瓦窑滩北靠阴山山脉,南邻乌梁素海,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非常适合西瓜的生长,瓦窑滩人也抓住了这样的地域优势,世代种植西瓜这一经济作物,随着这些年瓦窑滩西瓜越来越出名,这里的农民也跟着受益匪浅,高学平就是其中之一。
2021年,瓦窑滩西瓜被评为名优特新农产品;2023年被评为地理标志性农产品。高学平对种植瓦窑滩西瓜充满了希望,把瓦窑滩西瓜品牌做起来,是他始终坚守的信念。2023年,他果断从一年种几百亩的西瓜种植大户转型成为农资提供者、种植技术指导者,西瓜销售代办,搞起了西瓜种植服务一条龙,带领更多的农民发展瓦窑滩西瓜产业。今年,高学平服务的西瓜面积有5000多亩。
瓦窑滩西瓜这几年发展得非常迅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并且向周边的村、镇辐射,其主要原因是它的种植模式——小拱棚西瓜套种向日葵,小拱棚能让西瓜提前上市,卖一个好价钱,套种向日葵让土地实现一季双收,增加农民的收入,让种植高风险的经济作物有了保障。
“这几年我们瓦窑滩人靠小拱棚西瓜套葵花挣了钱,自然而然地把周边的种植户带动起来了,就像吸铁一样,大家看见你挣钱了,都向你靠拢过来了。”
如今瓦窑滩的西瓜产业规模越来越大,辐射区域越来越广,有了很好的口碑和一定品牌效应。2023年,西瓜市场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价格大跳水,后期西瓜价格大跌,很多瓜农赔了钱,这也让高学平意识到光靠品牌效益来抵御市场风险还是力量薄弱,未来的发展也是任重道远。
“做深加工,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西瓜做成西瓜汁、饮料,能反季节销售,我们种瓜就更有保障,收益就更高。目前我们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只能从西瓜的品质来赢取客户,把名气打出去,再一步一步发展。”高学平对于瓦窑滩西瓜未来的发展有自己的思考。
名气有了,还得打造品牌,发展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才能让产业稳定发展,这需要当地政府牵头,需要企业资本加注,也需要有像高学平一样的新农人投身其中,积极拓宽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建设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