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生恺一口气说到这里,好像有些歉意地笑了笑,转用十分平和的语气说:“以上这些,是我掌握的一些情况,也是我研究观察的一点粗浅心得,希望能对部队在行军作战中有所帮助,如有不妥请各位批评指正。下面,受毕力格总指挥委托,我对当前绥西地区的剿匪作战作具体说明。经与毕力格总指挥多次磋商,报请地委与军分区同意,从绥西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认为当前的剿匪战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努力做到:
一、我军需实施大兵团围剿战略,以压倒敌匪之优势兵力,全面出击,一举歼灭全境各处匪徒及叛军。
二、在城市与居民区,不宜采取太多正面冲突,以免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但要谨防敌人的破坏活动,以免造成不利的社会影响。
三、相机调整剿匪各部兵力部署,一旦部署到位,即采取迅速果断措施,以雷霆之势速战速决。
四、对起义部队中少数图谋不轨者,暂不采取决裂措施,防止矛盾骤然激化,但要随时密切注视其行动。
五、电告宁夏杨德志司令员和东部锡察草原骑五师吴广义部,严守匪徒流窜通道,堵住出口,以免我军劳师无功。
六、加紧侦察工作,摸清敌人活动区域和规律,特别要密切注视指挥系统的动向,力争擒贼先擒王。
七、加紧提高我军实战能力,目前第一要务是尽快熟悉地理形势,必要时组织实施局部的战斗演习。
八、加强夜间巡逻,打击敌人袭扰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刘生恺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演讲。沈新发亦热烈鼓掌,一面站起身客气地请剿匪指挥部副总指挥唐文生讲话。唐文生一脸谦卑,连说谈不上讲话,只是表态发言。他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首先对自己以往的表现作了诚恳的检讨,然后说:“地委与上级首长如此看重我这样的旧军人,我从内心十分感激。我绝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决心向大家学习,与各位好好配合把军务做好。”沈书记带头,与会人员都以热烈的掌声对唐文生的发言表示赞许。
最后,杨司令员作总结,他说:“这之前,绥远军区首长谈及叛军的事,已有明确指示,说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以后畏。傅作义、董其武二位将军也明确表过态,对于胆敢以身试法的人,不论官职大小,都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法办。当前,大青山的剿匪已接近尾声,那边的骑4师、37军109师分兵过来已在疾进途中,套内剿匪力量将大大加强,大家做好打大仗的准备吧。”
第四回:毕力格乃蒙古大汉 张玉尧是垂死宿敌
毕力格,蒙古族人,四十七八年纪,圆脸,高颧骨,小眼睛,满头浓密的黑发,性格内向,但作战十分勇敢,指挥沉着冷静。腰间常挎一把抗战时缴获的日本军刀,胯下背一支德国造盒子炮。
毕力格出身于乌拉特部一个蒙古族家庭,童年家境贫寒,父母靠给人放牛羊把他养大。艰苦的生活境遇磨炼了小毕力格坚强的意志和体魄,广阔的草原造就了他博大的胸怀。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进军乌拉特草原时,毕力格已成长为一位善骑善射的蒙古族大汉,力气大得远近闻名,套马技术也十分了得。他目睹日军强盗杀害同胞的罪恶行径,便与几个弟兄组建了一个抗日自卫小队。一天夜里,毕力格领着小队的七八个队员,各人手持一把杀牛刀,神鬼不知地潜进大佘太城,将一个日本军官消灭。毕力格的英勇行为给草原上的青年人以很大的鼓舞,不少人表示愿意跟着他一起杀日寇。
但时隔不久,蒙奸德王、李守信却做了日本侵略者的帮凶,他们采用种种威逼利诱手段动员蒙古族青壮年参加蒙伪军,还许诺毕力格担任一个骑兵营的营副。毕力格坚决回绝了那些上门招降的说客,领着十几名弟兄坚持袭击日寇。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给敌人以不断打击。
抗日战争胜利后,毕力格的队伍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骑兵十六师,转战于大青山一带,不久升任为骑兵营长。当时,大青山一带是傅作义的地盘,他们对共产党的游击武装实行严密的封锁政策,企图把他们困死在山里。毕力格率领一营将士转战于崇山峻岭之中,靠挖野菜和打生坚持斗争,在师部的统一指挥下,参加了多次重大战役,重创敌军。
长期的革命斗争,使毕力格对阴山东西千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积累了丰富的山区作战经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上级指派毕力格所在骑4师进驻大青山剿匪。大青山的剿除对象是一个师的叛军,1950年春节即已开始,经过半年多的战斗,匪徒大部被剿灭,少数残兵败将逃往外地。根据河套地区的匪情,绥远军区决定由毕力格率领骑4师、骑5师各一个团进套剿匪,同时任命他为剿匪联军总指挥。
张玉尧的叛逃引起了新到任的剿匪总指挥毕力格的久久沉思。张玉尧这个名字对毕力格而言刻骨铭心,今生今世也难忘记。那还是在1947年冬天,毕力格奉命在灰腾梁一带埋伏。毕力格率领战士们乘夜到达指定地点,将马匹交由拉马兵拉到僻静处看管,他和战友们便埋伏到冰天雪地的山洼里。天刚放亮时,见一队骑兵翻上山梁,领头的军官显然是个十分狡猾的家伙,他见前面不远处即是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便狐疑地命令部队停止前进,而让一个排长领着一干人先去哨探。这样一来,毕力格的人马就很可能暴露,伏击计划就会泡汤。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毕力格急中生智,他命战士们撤到山坳背后,各人认了自己的马匹,只等战斗打响,就来个明枪明刀的硬拼。
毕力格明知这样做会造成部队伤亡,但这一仗胜负关系整个战场的全局,无论如何也不能叫碰到他刀下的敌人逃掉。
随着一声枪响,全营战士翻身上马,雷霆般向灰腾梁的敌兵杀去。待敌人指挥官慌忙下达撤退命令时,英勇的骑兵已冲上山梁,杀入敌群,顷刻间双方混战在一起,直杀得鬼哭狼嚎,鲜血染红了山梁上的岩石。经过一个上午的血战,敌兵除部分逃逸外,大部分被歼。那个敌指挥官力战不死,身上多处受伤,最终被生擒。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张玉尧。
张玉尧被押回毕力格驻防的山村时,因失血过多生命垂危。毕力格命人将其送到一个牧民家中,派专人予以照料,采了草药为他敷伤,竟将快死的张玉尧救了过来,伤势渐愈。可谁也没料到,就在两个月后的一天,张玉尧竟恩将仇报,将那牧民一家杀掉,骑了他家的马匹逃之夭夭。
真是冤家路窄,毕力格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这条恶狼。毕力格仔细倾听刘生恺所言328团由叛乱到叛逃的经过,仇恨的烈焰在胸中燃烧,彻夜未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