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寒山寺 品千年诗韵
发布时间:2024-06-12 12:08:42 文:杨树林(山西大同) 编辑:乔萍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来到苏州,除了游览苏州园林,寒山寺也是我们游览的主要景点之一。

  寒山寺创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此后1000多年内先后5次遭到火毁,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走进寒山寺,依次游览了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寒拾泉、闻钟亭、钟楼、和合祖庭、普明宝塔。

  在普明宝塔游览时,我们观摩了各大书法家临摹的《枫桥夜泊》,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枫桥了。好在导游贴心,很快便带我们领略了枫桥的风采。

  望着眼前这座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的半圆形单孔石桥,我不禁遥想起当年张继夜泊时所见的唐代古桥。幸而游人可乘坐画舫,穿行桥洞,在水上饱览古桥、古关、古镇、古刹的清幽景色,领悟《枫桥夜泊》的意境。

  走过枫桥,我们来到了张继的铜像面前。相传,当年张继落榜后到苏州游玩散心,夜晚欲到寒山寺借宿,怎奈寺门早已关闭,只好在枫桥下的一只破木船上栖身。当时正值深秋,月亮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再加上从寒山寺传来的钟声,张继便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枫桥夜泊》。另有一说是张继考中进士后,吏部还未授官,安史之乱便爆发了。避乱至苏州,张继愁绪满怀,夜宿破木船上,吟出了这首名传千古的诗作。

  枫桥的诗意美,有了寒山寺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显得更加丰富。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给人以古雅庄严之感。

  20多年前,有感于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陈小奇创作了歌曲《涛声依旧》。歌曲自问世以来久唱不衰。正是由于这首歌的情景来源于经典唐诗,因而在情感和意境的表达上更具长久的魅力。歌曲中咏唱的枫桥、渔火、钟声、客船等,衍化成歌手和听众心中一段段美丽的风景,而这些物象交织而成的古典意象则延展为一种现代意识下的文化情思。

  一下午的游览很快就结束了。返程的路上,《枫桥夜泊》的诗句又在我的耳畔响起: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