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文化铸魂。草原书屋,正如播撒在乌拉特后旗各嘎查村的知识种子,激发乡村文化振兴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近年来,乌拉特后旗不断融合、延展、拓宽草原书屋服务功能,厚植文化软实力,让文化惠民“篝火”越燃越旺。
近日,在呼和温都尔镇新利社区草原书屋,一场“读书分享会”正在进行。社区宣讲团成员王芬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细化为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把书面语变成居民们听得懂、能理解的口头语,用“家常话”生动诠释“大道理”。“为居民服务,绝对不能脑袋空空。一边看书一边跟大家分享学习心得,不仅能更好地为居民们服务,在分享、宣讲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对政策的理解和学习。”王芬说。
居民在草原书屋看书
在新利社区草原书屋,书架上各类书籍摆放整齐,内容涵盖文化、政经、科技等6大类共3009册。居民们围桌而坐,边品读自己喜爱的书籍,边认真地做笔记。“以前空闲的时候就是打牌、聊天,时间长了精神上也感到很空虚。现在我喜欢在社区草原书屋里看书,不仅环境好,书的种类也很全,通过阅读充实自己,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居民张二军说。
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精神“粮仓”和“加油站”,草原书屋已经成为群众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而“草原借阅+”微信小程序的推广使用,更是打破了地域限制,打通了方便快捷的阅读通道,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学技术、长本领。
一大早,呼和温都尔镇广林村村民刘保元就来到村里的草原书屋,准备借阅通过“草原借阅+”微信小程序中“百姓点单”功能送来的《节水灌溉》这本书。这款在村民中广泛使用的小程序不仅支持“线上点单、线下书记配送”,还具有“线上阅读”“线下借阅”“蒙语听书”等功能,提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医卫生活、文化等品类丰富的图书资源。“现在种地光靠经验可不行了,得多看书,学习科学的种植方法。想看的书如果村里没有,就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上点单,真是太方便了。”刘保元说。
近年来,乌拉特后旗不断提高草原书屋的使用效能和服务效能,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志愿服务功能,积极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好书推荐会”宣讲等活动。让草原书屋真正服务老百姓,推动草原书屋成为群众联络情感的重要阵地。截至目前,全旗已建成草原书屋5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