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121)
发布时间:2024-06-03 11:09:59 文:张志国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晚报

  王在为率部出发,米大奎叫话务员接通刘参谋长电话,向他汇报侦察到的敌情以及自己的判断,刘参谋长似乎早已料定有这一天,他建议向临河、米仓、狼山三地借兵,以优势兵力包围聚歼李在匪伙。这一招是刘生恺早已预备下的,配合陕坝军分区直接指挥剿匪作战,各县区的武装力量逐步加强,形成公安人员、民兵武装和地方驻军三位一体的防战体系。三方面武装相互呼应,平时各尽职守,关键时刻则通讯联系,统一调度,合兵一处打歼灭战。米大奎当即用电话向三县剿匪支队发布命令,令从三个方向出击,在太阳庙一带形成合击之势,全部干净消灭匪帮。片刻,李财、赵云前来请命,要求参加合围战斗。米大奎心一横孤注一掷,命红白马连以急行军速度绕到红山口南口,切断匪徒归路,相机消灭敌人。

  独立营在副营长王在为率领下火速出击,一路踏荒而行,犹如一把尖刀插入敌人心脏。当部队行至临河正北的世成西时,迎头碰上慌乱中逃命的大队匪兵,战士们就地拉开战场,好一阵痛快淋漓的射杀。李在匪兵被打得蒙头转向,却弄不明白天兵如何飞至。几个匪徒头目料难匹敌,匆忙碰头合计,决定下令回撤。王在为命部队猛冲猛打,匪兵抱头鼠窜。没跑出多远,就见一队骑兵迎面冲来,喊声震天,战士挥舞军刀,犹如砍瓜削菜。那负隅顽抗的匪徒天亮前全部被击毙,零散逃命的匪徒,也在天亮后在武装起来的民兵配合下束手就擒。

  在山里坐镇指挥的李在匪首听得山前枪声大作,知道不妙,遂将身边的二百多匪徒聚集起来,亲自率领冲出山寨援救。待他们赶到世成西附近时,才发现事情远比想象得严重,自己派出的六个中队六百多人马早已被打得七零八落,没留下一个完整有形的。李在命匪徒躲进临近的一个村子里负隅顽抗,与包围上来的狼山驻军展开激战。

  眼见匪徒伤亡殆尽,李在仰天长叹道:“天要灭我!气数尽矣!”正要举枪自杀,却被闻风赶来救驾的宋命子拦住。宋命子道:“使不得,司令!我的大大,快跟我来。”说着拉李在钻进一片簇芨林,没命奔向黄河河岸。

  李在、宋命子等逃到黄河边的杨满渡口,正是半夜时分,渡口上不见一个船夫,只有两条木船停靠在岸边。宋命子生在乌加河边,好水性,也会划船,便解开拴船的绳子,操起桨,将李在一行五人装上船,欲渡过黄河逃进沙窝。可当宋命子把船靠到南岸的瞬间,对岸的渡口却黑洞洞地伸出几支长枪。把守渡口的保警队队员早就发觉有人偷渡,他们没有声张,隐身在南岸只等贼人下船上岸。内中一人厉声喊道:“把枪都放在船上,排着队上岸!”

  宋命子趁天黑就要拔枪抵抗,被李在按住,李在对岸上说:“别误会,我们是打猎的牧民,赶个早,到沙窝里打几只兔子。”

  岸上的人喊道:“少耍花招!赶快把枪交出来!不然,我们就要开枪啦!”

  李在应道:“是!是!这就交,这就……”

  李在说话间趁弯腰放枪的功夫,从腰间抽出六把飞刀,一直身子六把飞刀同时飞出,岸上的六个人没来得及叫出声就毙命了。

  李在叫手下将六人的枪支拿了,说:“快走,天亮前寻到隐身之处。”宋命子却道:“司令莫急。咱一天没吃东西了,待我看看这些死鬼留下甚好吃的,一并带上。”说着将六人一一搜身,搜出几个铜板和一支钢笔,随后又闯进岸上的岗楼,把里面的米面吃喝搜刮一空,叫手下手提肩扛,慌慌张张逃窜而去。

  这一场大战,是剿匪以来打得最漂亮的一次胜仗,李在手下的六个中队几百人马大部被消灭,剿匪部队伤亡极小,缴获敌人枪支马匹甚多。刘生恺叫打扫战场的战士仔细辨认李在其人,却得到报告说:“没有发现李在尸体。”

  王在为遗憾道:“李在这条恶狗不死,还是个祸害。我只顾带战士猛冲猛杀,忽略了这个!”

  米大奎恨道:“老贼逃了今日逃不了明日!此战足以叫贼匪元气大伤,一蹶不振。李在匪首也休得逃脱,不日定将他捉拿归案,斩草除根!”

  第二十八回:王三为陕坝寻兄长 英雄汉回家探双亲

  这天,一位农民打扮的青年来到陕坝军分区,说要找自己失散多年的长兄,声言长兄就在剿匪部队中。门卫将情况报告给米大奎,米大奎觉得事出蹊跷,叫把那青年农民请进来问个究竟。青年农民自称是临河县章家庙寸草圪卜人,名叫王三为,来寻他的哥哥王在为,说话间急得眉宇间皱纹紧蹙。米大奎叫他别着急,坐下来慢慢说。青年农民说道:“哥哥与家人失散十多年,名叫王在为,有人亲眼见过他就在打土匪的部队里,还说是前不久从归绥调过来的,我想八九不离十,他就是我一母同生的哥哥王在为。我是专程赶来认亲的,请首长帮个忙,让我们兄弟相认。”米大奎说:“是呀,没错。我们独立营王副营长,名字就叫王在为。可据我所知,王副营长是晋陕一带人,他的家人怎么会在这里呢?”

  原来,王在为一家祖祖辈辈生活在陕西省府谷县一个偏僻的山村,十六岁那年,王在为参加了时在河曲一带进行抗日游击战的傅作义三十五军。那年,弟弟王三为还是十岁多一点的孩子。王在为参军后的第二年,父母就带着年幼的王三为从府谷走西口到了后套,落脚在临河章家庙附近一个叫寸草圪卜的村子。而随部队转战南北的王在为,对这一切毫不知情。王在为在部队参加大小战斗不计其数,他本人也由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成长为英勇杀敌的革命战士,从班长、排长、连长,一直干到营副。新中国建立后,参加起义的傅作义部队编入解放军某师独立营,驻守绥远省城西郊。部队奉命调入后套陕坝剿匪,王在为多次参加战斗,每战必冲锋陷阵,很快成为剿匪部队中一颗闪亮的新星。与剿匪部队对峙的土匪,早先都零散居住在河套各地,且偏僻农村牧区居多。王三为居住的临河县章家庙一带,有一惯匪闫福猴,家就住在寸草圪卜,与王三为家是近邻,十分清楚王家底细。闫福猴及其同伙几次与独立营遭遇作战,领兵作战的王在为自然成为土匪的克星,同时也被心思诡秘的闫福猴认准。闫福猴被打散后窜回本村,私下与王三为核实,备细说了独立营那位副营长的姓名长相以及口音,王三为肯定说,一准是我哥哥王在为,我这就去陕坝找他。

  米大奎从王三为的叙述中,断定与自己搭档有年的副营长王在为就是眼前这位青年农民的亲哥哥,但此时王在为正在几十里外奉命执行追剿任务,一时半会儿回不来。米大奎详细询问王三为及其家人情况,让王三为把详细住址留下,答应王在为一回到驻地,就立即给他放假半天,让他回家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