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诚信 展形象 开新局丨检察院持续提升服务民营企业发展能力
发布时间:2024-05-28 15:42:10 编辑:乔萍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检察机关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聚焦内蒙古检察机关“护企五招”的框架思路,以巴彦淖尔市诚信建设专项活动为抓手,坚持“四大检察”一体综合能动履职,统筹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充分优化当地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持续提升服务民营企业发展能力,检察“护企五招”,招招落实有成效,促进巴彦淖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进“防扰护企”

  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重点打击商业贿赂、侵犯知识产权、虚假广告、串通投标等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秩序犯罪,审查起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件1件1人。积极联合税务、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开展“空壳公司”专项打击治理,重点针对电信诈骗、虚开出售发票、骗取贷款等犯罪产业链,共筛查本地区300家注册后未经营或长期零申报企业,甄别确认5家“空壳公司”。积极开展涉企案件“两项监督”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作用,对公安机关涉民营企业案件进行数据调取、重点排查,临河区检察院监督巴彦淖尔市公安局临河分局办理的涉企案件撤案2件。依法稳慎适用强制措施,准确把握逮捕条件,适时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对受理的4件涉企案件的涉案人员依法适用取保候审强制措施。


  推进“合规护企”

  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落实对涉案企业“应用尽用”企业合规的工作要求,紧盯可能符合适用企业合规条件的案件,探索扩展案件范围,对排查梳理出符合合规条件的18件涉企业案件启动合规程序,综合运用多类型评估、考察机制,助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推动完善第三方机制,积极与行政监管部门、工商联协力探索行刑衔接、行业治理,推进合规案件由刑事检察向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全覆盖。不定期开展巡回检查,协调第三方机制管委会组成巡回检查小组,现场抽查第三方履职和涉案企业整改情况,确保合规整改取得实效。


  推进“清挂护企”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对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的涉企刑事“挂案”展开全流程清理,同时将“挂案”清理范围扩大至民事、行政审判领域,全面排查“久审不结”的民事、行政涉企案件,对无正当理由中止审理或中止事由消失后不及时恢复审理等情况,开展常态化清理工作,适时制发检察建议。对与公安机关联合开展的侦查阶段涉企案件“挂案”清理活动中发现的1件挂案案件,持续跟进办案情况,全面开展侦查监督;督促审查起诉阶段14件涉企案件尽快办结。


  推进“知产护企

  维护民营企业知识产权


  重点保护本地农产品等品牌,严惩侵权假冒、恶意攀附等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对知识产权权利滥用、虚假诉讼行为的监督,积极参与对恶意抢注、囤积商标、滥用诉权等突出问题的惩治,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件1人。市检察院印发《2024年知识产权检察护航“巴彦淖尔市品牌”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准确掌握巴彦淖尔市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老字号、蒙医蒙药、非遗、种业知识产权等知名品牌以及相关企业基本情况,切实加强“巴彦淖尔品牌”的检察保护力度,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推进“送法护企”

  防范民营企业经营风险


  市检察院召开“检察护企”“检护民生”新闻发布会,发出检察护企好声音,设置专栏发布鲜活信息50余篇,扩大“检察护企”专项工作的影响力。市检察院、乌拉特中旗检察院联合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挂牌成立了自治区首家沿边口岸地区的“检察护企”服务工作站,并聘任5名乌拉特中旗“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作为工作站特约调解员,为甘其毛都口岸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市检察院、临河区检察院主动对接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其他经济发展重点区,挂牌成立“检察护企”工作室,联系“重大项目”,走进辖区规模以上的8家企业“问需问计”,了解了企业的普法需求,根据订单需求定制普法内容,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回应法治需求,整合司法资源把服务企业的工作做在企业最急需时、最紧要处,以普法宣传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下一步,巴彦淖尔市检察机关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检察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民营经济、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凝聚“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监督合力,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实干担当,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为巴彦淖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