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词源古今考
发布时间:2024-04-01 10:34:36 文:吕成玉(临河)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杨树和柳树是两种古老的树种,在河套地区种植已有70多年的历史。由于适应性强,生长快,容易繁殖,很受河套人民喜爱。每到春天,一排排杨树和柳树以亭亭玉立、枝叶披拂的绰约风姿凸现在田野、山陬、街衢、农家院落、公路两边,乃至辽阔的草原,装点着美丽富饶的巴彦淖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成员。

  那么,古代的杨柳与今天的杨柳是一个概念吗?

  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中的“杨柳”是单指柳树,还是指杨树和柳树两种树呢?

  其实,“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杨柳”并不是我们今天的杨树和柳树两种树木的合称,指的就是柳树。

  我国古诗词中的“杨柳”,其中的“杨”也是柳树的一种,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钻天杨、大叶杨等。对此,柳永早在他填写《雨霖铃》词之前就作过深入透彻的研究。

  那么,为什么要称柳树为杨柳呢?多数人认为这与隋炀帝有关。唐人著《开河记》一书载:隋炀帝杨广登基后,下令开凿通济渠(唐宋时期称作汴河、汴水,始建于隋朝,是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连接黄河与淮河)。时值盛暑,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在堤岸上种柳树,一是树根可护堤,二是为牵舟人遮阴。隋炀帝认为这个建议不错,遂下令在新开通的运河两岸种植柳树,并带头种下一棵,在树下的石碑上御书“杨柳”二字,赐柳树以国姓“杨”,从此柳树便有了杨柳的称谓。

  到了柳永所处的时代,距离隋炀帝时期已过去几百年,运河两岸人来人往,河面舟船负重前行,文人墨客、商贾官吏都感受到这成排杨柳带来的浓荫和诗趣。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写下了“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的诗句。不管传说中的隋炀帝多么荒淫无度,但他留下的这条运河和隋堤确实造福了百姓,故人们都愿意接受这个美丽的传说。但是柳永听了这个解释后却不以为然,严谨的治学态度促使他探赜索隐,穷其所能。他认为隋炀帝赐柳树姓杨只是民间的一个传说而已,若是柳树从隋炀帝时才开始叫“杨柳”,那么《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记载又如何解释?诗经可是远远早于隋朝的。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柳永翻阅了不少书籍。他在秦汉典籍《尔雅·释木》中看到这样的记载,“柽(chēng,柽柳,又称三春柳、红柳),河柳;旄(máo),泽柳;杨,蒲柳。”他又查到西汉《毛诗训诂传》载:“杨柳,蒲柳也。”而宋真宗年间由陈彭年、邱雍编写的《广韵》中又载:“杨,赤茎柳。”

  诸多记载都表明杨就是柳树,就是垂柳。至此,柳永的心才释然。而且以诗人柳永的眼光看,“杨柳”二字并列,发平仄声,而“柳树”二字重点在后面的“树”字,发仄仄声。在诗中的意境和音律上,杨柳二字远远高于柳树二字,因此,历代诗人只用杨柳或柳字。如隋朝无名氏《送别》曰:“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欧阳修也有《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杨柳是一种特殊的意象,历代文人墨客经常托物言志、触景生情。

  杨柳是美好爱情的象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对恋人在明月悬挂柳梢头的夜晚约会,卿卿我我,多么美好幸福!陆游二十岁时,与唐婉结为琴瑟之好,杨柳堆烟的沈园曾是他们伉俪情深的象征,游园赏乐,莫不静好。过了而立之年,在陆母逼迫下,早就劳燕分飞的陆游与唐婉在沈园重逢:“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一曲《钗头凤》写尽转身即天涯的遗恨。

  杨柳是乡愁的象征。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呢?同样以折柳表示乡愁的还有张九龄的“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王翰的“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等等。

  杨柳是闺怨的象征。唐代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作者笔下的少妇,在一个春光旖旎的清晨,盛装登楼,本来只是想一览春色,却不曾想陌上杨柳无端勾起了闺怨离愁,悔不该叫夫君征战沙场求取功名。而作为征妇的思愁,攸关生死,或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或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实际上,闺怨诗,作者展现的是一个群体的生活常态:日日思君不见君,尽怨杨柳陌上愁。

  杨柳的寓意是伤离和送别。柳树和离情相关,缘于“柳”同“留”为谐音,送别时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表达的是依依不舍之情。

  折柳寄托离情的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西安的灞陵桥周围杨柳掩映,是离别长安去往内地的必经之路,于是形成“灞桥折柳”的习俗,成了折柳送别的著名之地。李白笔下的“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写尽折柳送别的深情厚谊。

  白云苍狗,金飞玉走。杨柳一词在古代的含义和寓意,我们应当准确理解并熟练应用,予以传承,这也是一代又一代文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