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安镇:“积分制”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发布时间:2024-01-23 10:36:39 通讯员:任奕菲 文/图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大力推行“积分制”,通过试点扩面、创新形式、强化激励,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党群合力、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0122003_003_01_s (1).jpg

村民用积分购买日用品


试点扩面 提升影响力


  走进明安镇菅家窑子村,村庄道路宽敞平坦,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而这一切变化主要归功于“积分制”的推广运用。

  菅家窑子村作为明安镇“积分制”先行试点村,结合村情民意制定了“积分制”评比方案,把家庭文明、环境卫生、个人精神面貌、志愿服务等6大项内容纳入积分考评,通过活动宣讲、日常核查、积分统计、公示公告等评定流程,对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进行量化积分,并设置了积分“红黑榜”,将不赡养老人、不遵守村规民约等5项内容纳入“否决事项”,并根据积分结果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菅家窑子村创新“积分制”累计规则,设置5分基础分,通过为常住户发放食用盐的形式,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积分制推行之初,曾遭到不少村民的质疑,认为积分制是“绣花枕头稻草心”。如何宣传推广、推动“积分制”落地落实成为了摆在村“两委”前面的一道难题。菅家窑子村充分发挥村干部及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门前三包”、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同时结合网格化微治理机制入户走访,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带动群众参与“积分制”工作。“我看到村里的党员都参加了,我就决定跟随他们的步伐,一起把我们村建设得更美丽!”菅家窑子村郭贺肯定地说道。

  为总结推广菅家窑子村的成功经验,明安镇制定了《明安镇全面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实施方案》《明安镇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分值指导标准》《明安镇乡村治理积分制兑换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4511”文明积分运行体系(4:统一积分事项、统一兑换规则、统一兑换券码、统一标识牌匾;5:结合村情民意,全面梳理村内事务和村民行为规范,形成包含中心工作、志愿服务、文艺活动、移风易俗、文明进取五大类积分事项;1:按照“一户一档”的方式对村民行为进行登记积分;1:各村固定1处乡村治理文明团结积分兑换超市,并与之签订合作协议)。通过一年的推广应用,“积分制”有效改善了之前“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现象,群众参与村集体事务由“要我参与”变成了“我要参与”。

  

创新形式 提高参与度


  明安镇七份子村属于典型的老龄化村,因为距离集镇较远,加之交通不便,很多老年人一年都几乎去不了一次集镇。针对这种情况,七份子村“两委”集思广益,围绕“党建+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积分制”,将服务困难群体与积分制有机结合,充实暖心服务小分队和金种子志愿服务队力量,对全村65周岁以上老年人和行动不便人群进行了一次摸底排查。对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开展帮办代办服务,服务者可凭“送菜上门”“送药上门”“代缴医保”“打扫院落”等服务获得相应积分券。去年以来,七份子村暖心服务小分队和金种子志愿服务队累计联系服务困难群体54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6件,累计积分412分,让“积分制”有“分值”更有“价值”。

  

强化激励 释放正能量


  走进菅家窑子村小白超市,玻璃门上张贴的“乡村治理文明团结积分兑换超市”十分醒目,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这段时间我攒了30个积分,正好能兑换一瓶洗发水。”来兑换商品的村民任德应高兴地说道。为进一步丰富“文明积分”兑换商品,提升农户积分兑换积极性,明安镇将文明超市积分兑换超市从村委会搬到了集镇和村里的便民服务超市。村委会与超市签订积分兑换合同,获得积分的农户拿着“文明积分”券去超市购买所需的商品。截至目前,全镇已确定积分兑换超市10个,累计兑换积分4000余分,参与人数200余人。

  “积分不仅仅与物质奖励挂钩,还体现在精神层面上的激励。”明安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韩文宝表示。通过设置农户积分排行榜,将积分作为评选“优秀党员”“最美庭院”“最美家庭”“精巴媳妇”等各项荣誉称号的重要参考依据,定期开展相关评选活动,采取张榜公布、广播通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表扬,“人人争先进、事事齐参与”的新风尚进一步深入人心,全方位提升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人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