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流动服务车开到牧民家门口
发布时间:2023-06-07 11:00:40 通讯员:梁震英 编辑:乔萍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嘀嘀嘀”,5月30日,伴随着汽笛声长鸣,一辆特别的车缓缓驶到了乌拉特中旗巴音乌兰苏木乌兰温都尔嘎查队部的院子里。

  车身上“新时代文明实践流动服务车”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趁着嘎查牧民聚在一起举办文化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流动服务车也来“凑热闹”,为他们送来“理论宣讲+健康义诊”服务。

  流动服务车一停靠,立刻吸引了前来体验服务的群众。志愿者打开车门搬出一张桌子、几十把椅子,就布置好了理论宣讲的阵地。“今天的宣讲,咱们重点讲一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理论宣讲员、巴音乌兰苏木呼鲁斯嘎查的张志宇事先精心准备,依托“十分钟”理论宣讲平台,用贴近群众的语言宣讲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者的方言土话,让围坐在一起的牧民群众听着更亲切。

  随同本次流动服务车到来的还有巴音乌兰苏木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他们为牧民测量血压、血糖,开展健康知识咨询。

  巴音乌兰苏木位于乌拉特中旗东北部,由原来的乌兰、巴音、桑根达来3个苏木合并而成,区域面积6718平方公里,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牧民学习难、交流难、享受文化服务难。“家住得远的农牧民去旗里得两个小时,而且现在牧区又有很多留守老人,几十公里的路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远了。”乌兰温都尔嘎查支部书记吉日格拉图说。

  为了切实解决牧民的实际问题,巴音乌兰苏木突出“便民、为民”理念,整合闲置资源,将疫情防控期间的值勤车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流动服务车,每逢各嘎查村“赶集”的日子开到“集上”,为服务群众提供方便。

  流动服务车利用可移动优势,将文明实践的重点内容整合集成,围绕理论宣讲、文艺表演、义诊等,开展各种便民的“微服务”志愿服务活动。

  笔者一登上服务车便看到墙壁上挂着的“榜样在身边”海报。巴音乌兰苏木特别遴选了本苏木内的劳动模范、优秀护边员、最美家庭等事迹进行展示,用身边人带动身边人。车内设置了休息床、便民服务箱、充电宝、雨伞、电子血压计等服务设施,并设有车载大喇叭,具备政策宣讲等功能。

  “我们组建了一支由苏木和嘎查干部组成的理论宣讲队伍,确保能够随时随地开讲,同时把苏木卫生院也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为牧民群众送服务。下一步,我们还打算开展流动图书、免费理发、微心愿等多种活动,真正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随车随走,随时随地。”巴音乌兰苏木党委书记赛纳说。

  巴音乌兰苏木新时代文明实践流动服务车每月都会不定期开动,到各嘎查流动式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汇演、惠民政策宣传等,充分发挥流动车方便快捷、辐射面广、贴近群众等优势,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最后一米”,让文明实践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乌拉特中旗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聚焦多维平台搭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场地搬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现场,把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变“等群众来”为“到群众中去”,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中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