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拉特后旗活跃着一支志愿者队伍——乌拉特后旗“周末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是由乌拉特后旗各界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爱心人士组成,2011年5月成立,现有爱心志愿者80余人。她们秉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理念,采取“一对一”亲情结对帮扶方式,让留守儿童“周末有家回”,帮助孩子弥补缺失的亲情。
“周末妈妈”贾霞和她的娜荷芽宝贝巴都日拉结对后,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只要一到周末,贾霞都会坚持把巴都日拉接回家,给他洗衣服、洗澡、督促学习、检查作业、陪他玩耍。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巴都日拉以及他的父母都和贾霞一家相处的十分融洽。最让贾霞感动的是在巴都日拉12岁生日时,这个害羞的男孩抱着她的胳膊,在她耳边轻轻地叫了一声“妈妈”,瞬间让这对“母子”相拥而泣。今年,是贾霞做巴都日拉“周末妈妈”的第十二个年头。“不知不觉已经这么多年了!最近,巴都日拉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被陕煤集团录用,我真的感到自豪。”贾霞说。
像贾霞与巴都日拉这样通过“周末妈妈”活动而亲如一家的大家庭在乌拉特后旗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家庭在“周末妈妈”活动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幸福和谐。“周末妈妈”不是一个人的称呼,而是一群人的名字,守护着孩子们的幸福。
2011年,乌拉特后旗妇联根据当地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儿童成长问题成为社会热点的现状,在旗委、政府及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周末妈妈关爱留守儿童”行动。通过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一对一”亲情结对,让留守儿童“周末有家回”,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将母亲的关爱倾注到每一个需要亲情关爱的孩子身上,续写了草原母亲的大爱故事。从16个牧区孩子第一次走进“周末妈妈”的家,到如今,12年过去了,已经有151个孩子在“周末妈妈”的帮助下感受到了家的温暖,151个家庭在“周末妈妈”活动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幸福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