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盛开文明花
发布时间:2023-03-06 09:41:18 记者 :希吉乐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一场场理论宣讲活动春风化雨,一个个道德模范引人向善,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引领风尚……行走在巴彦淖尔,文明向善之风浸润着人心。

  去年以来,我市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基本标准》《2022年全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及分工方案》要求,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定位,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统筹整合资源

让阵地“强”起来


  近日,走进乌拉特中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丰富的便民设施、多样的文明元素让人眼前一亮,中心内分为四个主题区,涵盖了积分超市、学习小站、理论宣讲、教育服务、健身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等多种针对性服务,为文明新风的传播提供了有效渠道。

  阵地资源是文明实践活动的依托。近年来,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要求,立足实际、整合现有阵地资源、突出红色阵地属性,全市各苏木镇(场)、嘎查村(社区)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活动场馆、村嘎查活动中心等建立起了组织完备、制度健全、运行有效的实践阵地。

  按照积极推进文明实践网格建设要求,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建设7个文明实践中心,75个实践所,792个实践站,把文明实践触角延伸到居民聚集区、公共服务设施、窗口单位、农村集市、草原书屋、景区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阵地,确保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

  一个个群众身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构建了我市纵向延伸到底、横向覆盖全面、乡村上下联动的服务网络,全面推进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各项工作。


丰富开展形式

让活动“热”起来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我市在内容、载体、手段、机制等方面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并将其作为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将新思想、新政策、新风尚送到人民群众身边。

  我市扎实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十大行动”,推动志愿服务融入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各旗县区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红灰黑榜”评议活动,从进入“红榜”的先进人物中,举荐典型榜样,褒奖善行义举,通过先进人物现身说法,以群众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影响群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群众向善向上、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我市先后开展了各类文化、文艺活动,展现了农牧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提升了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力推进乡村文明振兴,推动移风易俗,通过深入开展“守村规、改陋习、重诚信、讲互助”主题活动,推动临河区婚俗改革试点,促进乡风文明。

  截至2022年底,我市各旗县区基本完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清单61项及三级书记任务清单161项的制定。巴彦淖尔市蓝天救援队、消防志愿服务队伍、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等应急志愿服务的党员干部重要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安全教育活动、水域救援、实操及模拟演练等各类志愿活动100余次。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2万余场次,参与志愿者10万余人次,受众约100万人次。


创新传播形式

让声音“响”起来


  近年来,我市强化宣传引导,多形式深耕厚植文明理念,推进文明实践。2022年,与市广播电视台合作录制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播30期,“平语近人”宣传海报已覆盖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主要街路、大型街口、公园、广场、汽车站等显著位置布置各类文明实践公益广告共8000余个。充分利用“文明实践广播站”围绕学习百年党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移风易俗、农牧业知识等内容进行高密度、全覆盖广泛宣传。在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我帮你进行时”等专栏,通过不断拓展宣传手段,有效增强了文明实践的群众知晓率。同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创评活动,形成人人关心先进、人人争当典型的良好氛围,全市范围内评选出最美志愿者330名、最佳志愿服务组织97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16个、热心公益事业单位220个。举办全市志愿服务培训班和科技志愿服务培训班和全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现场推进会。7个旗县区全部召开了中心主任会议,“三个班”“三个会”完成率80%;培育“爱心早餐”“零烟头”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50多个。

  如今的河套大地,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孝老敬亲、诚实守信等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志愿服务、无偿献血、慈善捐款、公益活动等广泛开展,处处劲吹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