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香满园 同心掬得满庭芳
发布时间:2023-03-02 11:38:02 通讯员:杨丹 文/图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文明创建犹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杭锦后旗这座厚德之城。“自治区文明城市”成为了杭锦后旗又一张响亮的名片。

  成功创建自治文明城市,杭锦后旗收获的不仅是沉甸甸的荣誉,而是广大市民触手可及的实惠。城市内涵丰富了,配套设施完善了,生态环境变美了,文明意识增强了,幸福指数提升了……一个精细化、规范化、品质化的文明城市,婉约绽放在河套大地上。自开展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杭锦后旗主动将创城工作摆进全旗工作大盘子,人力向创城增加、精力向创城集中,形成了“领导带动、部门联动、媒体推动、全民行动”的工作格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0302007_001_01_s.jpg

义务植树(资料图)

  

强化领导 高位推动


  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是政治任务、民心工程、发展工程。要提高站位、坚定信心,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姿态抓整改、促提升,不断提高创建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建设共同富裕新杭锦后旗注入强大动力。”旗委、政府下定决心,坚决打好“创城”攻坚战。

  杭锦后旗立足实际,聚焦重点难点,高站位描绘创城蓝图,推动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工作在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上突破创新。成立旗委书记任总指挥,旗长、旗人大主任和旗政协主席任副总指挥,旗四大班子其他领导为成员的创城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工作推进组和督查督办组,创城办主任由旗委副书记兼任,推进组下设8个专项工作组,依据创建标准,明确责任分工、统筹推进创建,实现旗领导集中调度、创城办跟踪督导、纪委监委约谈问责工作格局。建立旗人大包联创城工作机制,实现创城指挥部高效指挥、高效运转。

  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呼声、解决问题、谋划发展。旗委主要领导不定期调研,现场查看,一线办公,针对突出问题,限期整改,有效解决小区物业管理、背街小巷治理等一系列短板问题。不定期对责任部门、责任区域进行督察暗访,倒逼责任落到实处。8个专项组随时召开创城推进会,并与各责任单位签订责任状,做到层层有压力、人人有担子。旗委常委会将创城工作列入专题,2022年先后召开了19次调度会和3次全旗推进会,制定印发《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十大行动方案》《实地测评点位工作指南》《旗领导包联社区小区路段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明确创建任务,细化测评标准,为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建立点位清单台账,压准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专项工作组”四方责任,常态化进行督查,督导各类问题500余条,向责任单位交办,促其整改落实,高强度、高密度推进创城工作。

  同时,用好考核这把尺子。杭锦后旗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纳入到单位目标绩效考核、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体系,在全旗树立起“抓好创城就是担当,抓不好创城就是失职”的鲜明导向。

  

瞄准短板 突出重点


  文明创建是城市“颜值”“气质”双提升的“幸福革命”。

  路平了、灯亮了、线齐了、景美了……如今的塞上东街环境整洁,交通秩序井然。但是就在一年前,这条街还是断头路。经过改造,塞上东街、河酒路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貌换新颜,变化“看得见”,幸福“摸得着”。

  “幸福感、获得感”是城市文明创建的试金石。对百姓来说,身边的美好变化才是增强幸福感的“源泉”。2022年以来,杭锦后旗实施43个重大项目建设工程,其中改造陕五路西侧、交通局北墙等4个平房区1608户;新改建河套大街、思源中路等道路,打通邮电西街;改造老旧小区34个;新改建城区公共旱厕38座。建立旗领导包联重大项目制度,定期调度进度,层层压实责任,挂图作战,确保项目落地见效。深入实施“两个打造”工程,挖掘杭后历史文化,科学规划小广场、小游园、绿化带等,将塞上星广场、润昇湖、影剧院广场等10个广场打造成党建+、非遗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诗词等多个主题广场,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底蕴。

  “以前晚上大多时间待在家看电视,现在吃完饭就会和一些老朋友去公园散散步、跳跳操。如今环境好了,一天不出来逛逛闷得慌。”正在塞上星广场散步的市民说。

  民之所望,创城所向。杭锦后旗旗委、政府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查短板、出举措、严落实,根除城市不文明行为“顽疾”,有效提升了城市品位,让曾经城市管理的“堵点痛点”成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支点”。去年,杭锦后旗因地制宜增建了停车场和2个便民集贸市场,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方便居民生活;多部门联合检查经营门店6171家,“六小行业”460户次,完善“三防”设施328家。制定下发《关于发挥包联单位在小区建设管理中作用的通知》,积极发挥116个包联单位作用,对全旗194个小区进行排查,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强化小区监管力度。同时,加大城区道路、背街小巷、绿化带的清扫保洁力度。对东方格林小镇、奋斗雅苑、惠祥园等16个居民小区,以及杭五中北征收片、小南渠两侧等18处卫生死角的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为东方格林小镇、奋斗雅苑等新建彩钢围挡1899.3米;更新清洗垃圾箱1082个,收水口220个。一系列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解决,市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实惠。

  针对“非机动车逆行、骑行斑马线、行人车辆混行、机动车乱停乱放”四类重点问题,积极开展“网格化治理”,明确城区交通路口“岗长”、主次干道路段“路长”,各部门建立联合高峰勤务机制,强化巡控力度,开展“清街”行动。开展共享单车专项整治行动,施划商店门前停车位和交通标线,新增停车位,解决乱停乱放问题。在辖区各大路口组织警力开展摩托车、电动车驾乘人员违规载人、逆行、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工作,持续加大“一盔一带”整治力度,消除道路安全隐患。以小区为单位组织电动车上牌照,全旗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44346辆,实现城区全覆盖。

  

真督实导 多元宣传


  市民是文明城市创建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最大受益者。在创建全区文明城市工作中,杭锦后旗充分发挥宣传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市民以实际行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共建美好家园。

  同时,注重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群众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启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助力创城行动,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督查督办组一日一督查,一日一通报;创城办一日一跟进,一日一专报,“一红一黑”日日晒。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存在的主要问题,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并组织拉网式排查,根据清单任务完成情况逐项销号。对窗口类单位、城乡接合部、交通秩序等不同类型点位实行分类别验收,达标销号,分步推进,阶梯提升。通过问卷调查、创城随手拍,开设“创城在行动”“曝光台”“部门动态”等专栏专题,引导人人以创建为责、以参与为荣,变“袖手看”为“动手干”,营造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群众对创城工作的参与率和满意度。

  文明的美景不止在路上,还在广场的花丛里、在公交站台的候车室里、在建筑工地的围挡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我的中国梦”……走在陕坝街头,一幅幅清新别致的公益广告牌随处可见,成为传播文明引领风尚的有效载体。2022年,该旗利用城区主次干道、建筑围档等醒目位置张贴悬挂标语、景观小品等1000多条(个),在临街电子大屏幕、广告牌等刊播标语、海报、视频等公益广告,在公园广场制作提示牌200多块、景观小品51处,深化传播效能。公益广告《公勺公筷》、动画《文明行车规范停车》、海报《文明用餐需要您的支持》等一批融媒体产品,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有效提升了群众参与创城的活跃度和覆盖面。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是一段永无止境的“自我提升”。当文明成为一座城市的梦想和追求时,群众中蕴藏的巨大热情便点燃了文明建设的燎原之火。如今,文明之光照亮着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也让杭锦后旗这座城市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