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赋河套
麦香
发布时间:2022-07-27 10:56:20 文:王文杰(临河)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翻开记忆的相册,夏日的记忆里总有一缕麦香。


乌拉山脚下有这样一个村庄,村里的路穿过铁路下面的桥,路的尽头连接着国道,那是村里通往城里的唯一一条道路。春天顺着路去城里上学,暑假到了,再顺着路回村。走的时候,路两旁的小麦刚准备播种,黄土飞扬的土地上到处都是为新一年的种子落地“突突突”奔跑着的拖拉机。远处的枸杞地里,农妇手戴白色粗布手套,拿着剪子在满是细刺的枸杞藤条中穿梭,随着“嘎吱嘎吱”的剪枝声音,多余的藤条倏然落地。

春季学期一晃而过,放假回村的时候,路两旁的小麦在夏日高温和清风交替中结满麦粒,摇头晃脑喝饱水形成麦浪,随风吹来的清新麦香是夏日里最沁人心脾的味道。麦子收割时间一般都是开学前夕,麦浪开始一缕一片地黄,大型收割机“轰隆隆”地收割着成片的小麦,春天耕种用的四轮车换下爬犁拉上车斗子,跟着收割机的车道前行,将打下的麦子装满车斗。满满一车麦子,湿漉漉地堆放在只有一层油布的车斗里,孩童顶着夏日艳阳,手扶车前围栏,光着脚踩在麦堆里。开车的大人是满足的,乘车的孩童是快乐的。

当四轮车停到院墙外,大人们在房顶上将油布擦得干干净净,小孩从麦堆中捡起嫩的麦粒放在嘴中嚼着,麦香充斥着口腔。平日里打水的桶成为麦子上房的容器,站在房顶的大人们将水桶和吊钩顺着房檐放到车斗里,孩子将装满麦子的水桶挂在钩子上。就这样一来一回地交替,脚底的麦子越来越薄,房顶上摊晒的麦子越来越多,孩子抬头望着水桶上房的笑脸黑亮黑亮的。过了几日,麦子被太阳晒得干干的,大人们扬起木锨,在风的助力下,将麦壳分离出去。

麦子入仓后,房顶上那些被丢弃的麦壳中总有遗留的麦子,夏日雨后,麦壳随着排水流入自留地里,稍重的麦粒砌在房顶的雨水泥里。家里的妇人总是在一天农活忙完的傍晚登着梯子上去,伴随着日头渐落后的红色余晖,用手指细细扣出麦粒,一粒一粒地搓干净,收进簸箕里。等到贩卖西瓜的吆喝声响起,孩子们拿着从房顶拾来的两碗麦子换回半袋西瓜,堆放在粮仓旁。曾经载着麦子上房的水桶换成清凉的井水,泡着换来的西瓜,甘甜清凉的西瓜在嘴中散开,驱散着暑热,那一刻,仿佛夏日香甜的味道里总有着一缕麦香。

从村里走向国道的路口,立着一根高达十几米的白色立柱,村里人年年在上面用红漆刷上字告诉来往的路人,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植着枸杞。小麦这种常见的粮食虽从没有被人刷过口号,但每个从村里走出去的小孩的记忆里,总散发着它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