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赋河套
面筋与昭君
发布时间:2022-06-23 10:00:59 彬彬(临河) 编辑:吴桂清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当面筋与昭君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昭君面筋”,美女、美食,美美与共,是否是你向往的诗与远方?

  面筋,因食材选用面之精华,且色泽鲜亮、晶莹剔透,状如皮筋,筋道而富有弹性,因此长期以来又有“面精”之称。北方地区喜凉拌而食,故陕甘宁一带又称“凉皮”或“凉皮子”,河套地区称“酿皮”。

  面筋古已有之,可谓中华传统美食。《红楼梦》第六十一回中便有面筋这道美食的描述:“前儿小燕来,说‘晴雯姐姐要吃芦蒿’,你怎么忙的还问肉炒鸡炒?小燕说‘荤的因不好才另叫你炒个面筋的,少搁油才好’。”可见,那时面筋就因口味清淡素雅,而为不少女子所喜食。时至今日,全国很多地方仍将其作为地方名小吃,比如江浙一带的油面筋、天津的红烧肉面筋等,而我却觉得还是河套地区的面筋更好吃。

  河套面筋食材好,好食材自然出好味道。著名的拉面大师厉恩海遍访全国各地,最终找到了河套面粉。他用1公斤河套面粉拉出了2097152根拉面,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由此可见河套面粉的品质无与伦比,用它制作的面筋,面香浓郁、劲道爽口,食之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央视二套“小吃中国”栏目就曾播过“河套名小吃”——面筋。

  说起面筋,它很有可能与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昭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史学家和文物工作者考证,昭君出塞后,曾随丈夫呼韩邪单于在河套地区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关卡鸡鹿塞生活多年。传说,在此生活期间,昭君非常想念母亲做的米粉,可塞外没有大米,只有石磨面粉,她就仿照米粉的做法,让仆人把面粉和成面团,反复在水里揉搓,待面糊沉淀、过滤后,把滤液均匀地浇在铁盘上,放置于开水锅中。几分钟后,铁盘中的滤液就变成了亮晶晶的薄皮。昭君让仆人把剩余面糊揉成小团,放在蒸笼上。片刻工夫,面团开出一朵朵蜂窝状的“小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昭君又命人将晾凉的薄皮切成细长条,把开着蜂窝状“小花”的面团切成小块,一起放在碗里,撒上切碎的时蔬,浇上各种调味汤汁拌均匀,没想到,味道竟出奇地好。呼韩邪单于食后赞不绝口,为其取名“昭君亮皮”。后来,“昭君亮皮”逐渐演化为“昭君凉皮”。

  小时候,在村头偶尔能听到“昭君凉皮”的叫卖声,每每这时,我总要磨着母亲,拿几颗鸡蛋或几碗麦子换一碗来大饱口福。长大后,我偶尔会在交流会上听到商贩叫卖“昭君凉皮”。如今,这些记忆中的叫卖声都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行渐远。前几年,巴彦淖尔市开展了一次河套最好吃面筋网上评选活动,我有幸参与其中。没想到,活动评选出的10家最好吃面筋店,后来都门庭若市。现在的面筋之于巴彦淖尔,就像一个亮丽的美食名片,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逐渐走向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