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赋河套
马鬃山和蟾精地
发布时间:2021-05-18 09:33:53 文:张志国(临河)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宸村溅娣栧皵鍦板悕鑰�.jpg



  马鬃山位于小佘太境内东北方向的山脉中,与包头相邻,山势高昂,望若马首,上有石砌长城,似马鬃。

  小佘太境内的赵秦长城东接包头固阳,西接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长6000余米。高5~6米,底宽4~5米,顶宽2.5~3米,用打制的黑色、红色石块垒砌而成。每隔500米左右,设一座瞭望台,台下设有兵营。在马鬃山最高峰的拜星图山峰顶部,有一大型烽火台。

  站在马鬃山顶峰,极目四望,蜿蜒起伏于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若隐若现。现者历历在目,叫人叹为观止;隐者神秘莫测,叫人浮想联翩。长城犹如一条巨龙盘旋在万山丛中,当地人说:那是条真龙,自起自落。古人有《佘太龙见记》记载了这个传说。记曰:

  大佘太北倚阴山,山绵延数百里,古称天堑,所以界中外防胡马也。其山皆轩豁呈露,并无幽壑深渊,可以窟穴神物也。山势环抱处,蒙汉人聚族而居,以耕以畎以樵以牧,皆以为常。距佘西十里刀浪胡同地方,于民国十九年六月十七日,村有蒙妇汲于井。是时也,天地倏晦,云气迷蒙,四布村人突见空际有物,长数丈,蜿蜒盘曲如星驰虹流,向村际下垂。村之人弱者屏足避,强者瞠目视。惊闻毒雾星雨中,村妇呜呼,声寻寂然。既天稍霁,略可辨色,循声迹之去里许,硫硝气刺鼻欲呕,知有异逼视之,见蒙妇卧井畔。井上翘巨首,如五斗栳栳,怒睛大于盌,焰焰如电。角崭崭,齿鑿鑿,扬耆喷沫;鳞甲作淡金色,晔晔有光;颔以下陷于井,莫测其状。父老走相告曰:此龙也。

  相传有人亲见那巨龙落于马鬃山间,蜷伏不动,经年未出;只在风雨交加雷鸣电闪时才游于天际,一展雄姿。居住在山中的人们常常怀着敬畏之心遥望巨龙横卧的山岭。此处的长城,国家曾投资数十万修复,将马鬃山附近约十里长的一段修复如初,成为巴彦淖尔境内目前最完好的长城,也是中外游人观光的胜地。



  明代后期,走西口来后套的人越来越多,后套地区的农田水利开发渐成规模。人们披荆斩棘,开荒挖渠,过去的红柳枳芨滩变成大片良田。有一天,开荒的农人遇到一棵胡杨树,想把树连根拔掉。但胡杨的树根扎得很深,至少得深挖三尺才能把树拔掉。

  就在农人挥汗如雨掘地到三尺深浅时,却见一只斗大的蟾从树底下跳出。那巨蟾通体金碧,双目迸放金光,发出洪钟般的鼓噪之声,而后一跃跳到芦苇丛中。片刻之后,那树底下便喷出了清亮清亮的泉水。泉水汩汩流淌,取之不尽。

  原来,蟾在树下的泉水里已经生活了五百年,因为这棵胡杨的树龄刚好五百年。五百年的蟾已经修炼成精,正欲返阳,不料就在此时被人挖了出来。

  农人用此泉水溉田,连年获得丰收。方周二围的人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聚集在此地从事垦殖,定居在这里的人口越来越多,这地方也因此出了名。而蟾精的子孙自此开始大量繁衍,大大小小的蟾遍及后套地区,每到夏秋之际的夜晚,农田里蛙声鼓噪,彻夜不停。后人从这个故事出发,取“金蟾出世,碧水不竭”之意,遂将此地命为“蟾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