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主教会争夺教育阵地的斗争取得胜利后,党的影响在群众中不断扩大,引起了反动地主、官僚们的恐惧和不满。1928年,县政府借教育局长王丕卿请假回山西老家探亲之机,以解决经费问题为由,把大地主杨米仓的四儿子杨四杭盖委任为教育局长。杨四杭盖不识字,上任时带着他的弟弟七杭盖做助手。一上任,他就撤销了李春秀的视学职务,同时准备在寒假时解除刘进仁的校长职务。如果这一图谋得逞,党的重要活动阵地就会丢失。
紧要关头,党支部召开会议研究对策,认为必须在他们的图谋尚未得逞前发动学潮,把没文化的四杭盖和流氓成性的七杭盖赶下台。会议决定由倾向革命的进步教员刘向月、高立亭出面组织发动学潮,并让刘进仁到蛮会催要学捐,以避嫌疑。在刘进仁离开临河第三天的学校晨会上,高立亭登台讲话,揭露了这场阴谋及四杭盖和七杭盖的种种劣迹。广大师生义愤填膺,整队上街游行,到县政府请愿。在学生运动的压力下,县政府被迫撤销了四杭盖的教育局长职务。
1929年初,刘进仁因闹学潮被国民党绥远党部通缉,离开临河一校,由高立亭接任校长。1930年10月,刘进仁在教育局长王丕卿的帮助下,才返回临河一校任教。
1931年冬,大地主李干臣当了临河县教育局长。李干臣一上任就将一校校长高立亭革职,换上亲信王之惠。但王之惠不务正业,有赌博嫖娼行为,严重破坏了学校的声誉。党组织决定借此机会组织发动第二次学潮,赶走王之惠,打击李干臣。可巧一天上午,驻军王英部的一个排长到学校向王之惠要赌债。早已义愤填膺的师生一拥而上,用绳子把王之惠捆起来,戴上纸帽子游街示众。随后,师生们到县政府请愿。由于王之惠劣迹昭彰,县政府被迫将其撤职。
李干臣不肯善罢甘休,又派另一亲信李福义任一校校长。李福义认为前任校长王之惠被赶下台是软弱的缘故,所以上任时带着两个警察。当天就贴出布告,以组织罢课为名开除张开云等4名学生。学生们不但没有被吓住,反而更加愤怒,冲进李福义的办公室质问为何开除学生。李福义瞠目结舌,回答不上,被学生们痛打一顿后逃进县府。学生们追至县府,受到县府官吏的指责。县府以谈判为名诱骗并扣押了学生代表。党支部组织学生罢课,上街游行,同时派代表到绥远省政府请愿。当局被迫释放了学生代表,撤销了开除学生的决定。
(中共巴彦淖尔市委员会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