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巴彦淖尔:建强“石榴籽”调解室 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发布时间:2025-10-14 09:32:58 通讯员:高超 王彦娇 文/图 编辑:白锦涛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开展平安法治宣传

今年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立足基层实际,倾力打造了一批接地气、有实效的品牌调解室,其中“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联合调解室非常具有地域特色和影响力,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1+2+N”工作法

赋能“石榴籽”调解室

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创建了6个“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联合调解室,吸纳老党员、退休干部、优秀民族干部等加入调解室,推广实施“1+2+N”工作法(即由1名司法所干部进行业务指导,配备2名专兼职调解员,统筹辖区内N名优秀民族工作人员力量),借助基层网格化治理平台,为辖区群众提供便捷有效的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的同时,对矛盾纠纷进行主动摸排、提前介入、联动化解。调解室成立以来,调解成功率达99.76%,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

制度人员齐备

规范“石榴籽”调解室

“石榴籽”调解室实行属地调处与联合调处相结合的调解模式,简单的矛盾纠纷由所在地人民调解组织调处,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的复杂矛盾纠纷实行联动调处,同时创新完善预测预警、风险研判等机制,确保调解工作规范化开展。每个“石榴籽”调解室至少配备一名自治区级金牌调解员,还有多名素质好、水平高、经验足的调解员,连同苏木乡镇的调解骨干力量,形成一支兼具法律素养与群众工作经验的专业队伍,为“石榴籽”调解室发挥积极作用奠定坚实基础。目前调解室已开展联合调处23次,其中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7件,化解工作群众满意度达100%。

延伸服务触角

用好“石榴籽”调解室

“石榴籽”调解室不断扩宽调解外延,创新开展法律服务结对帮扶活动,对苏木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嘎查村“两委”干部开展集中教学、专业培训、“送学上门”等多种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公职人员的法治素养。通过网格化管理的方式,让学有所成的干部与农牧民开展结对帮扶,以常态化入户访民情解民忧、给结对对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开展通俗易懂的法治宣传、进行针对性法律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守法、解决问题靠法。目前全市6家“石榴籽”调解室共开展相关法治教育培训30余场,开展结对法律服务150余人次。

线上线下发力

推广“石榴籽”调解室

线上“石榴籽”调解室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针对性开设“法律明白人普法小课堂”“有享法”“主播说”等普法专栏,以调解室日常工作内容为素材,专题推送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短视频、以案释法短剧等。线下深入开展平安法治宣传,结合当地特色节日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彩页、法治讲座等形式开展平安法治宣传活动,解答群众法律咨询。

“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联合调解室,是我市推动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益探索。下一步,我市政法系统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持系统思维、法治思维,继续建好用好“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联合调解室,持续发挥好“大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平安法治巴彦淖尔建设的新成效绘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蓝图。